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邱浪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19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包括保护壳体和固定于其前端的防护盖,所述保护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罩的滑接凸起,所述散热罩的两侧设有散热通槽,所述散热罩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风扇安装板的方形通槽,所述风扇安装板上安装有风扇,所述防护盖的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耳,所述安装耳通过螺钉连接于保护壳体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个部件之间的拆卸安装方便,便于更换,通过风扇安装板上安装的风扇,可将保护壳体内由于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经由开口通槽进入散热罩内,再经由散热通槽排出,可以给保护壳体内的电机进行有效散热,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机保护外壳
,具体为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
技术介绍
电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其使用场所较为复杂。如申请号为CN201720951870.6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作用的电机保护外壳,包括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有电机腔,所述导热板内插入有导热丝,且所述导热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导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减震板的外壁;但其防护装置安装后容易导致电动机的安装固定不方便,且防护装置往往功能单一,不能起到对电动机的散热作用,同时,防护装置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一般为固定连接,电动机的拆卸与安装难度大。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包括保护壳体和固定于其前端的防护盖,所述保护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罩的滑接凸起,所述滑接凸起的中部设有与保护壳体内腔连通的开口通槽,所述散热罩的两侧设有散热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包括保护壳体(1)和固定于其前端的防护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罩(7)的滑接凸起(6),所述滑接凸起(6)的中部设有与保护壳体(1)内腔连通的开口通槽(5),所述散热罩(7)的两侧设有散热通槽(8),所述散热罩(7)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风扇安装板(9)的方形通槽(19),所述风扇安装板(9)上安装有风扇(17),所述防护盖(12)的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耳(16),所述安装耳(16)通过螺钉(15)连接于保护壳体(1)的前端,所述防护盖(12)的前端中部设有防护凸起(14),所述防护凸起(14)中部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转轴的通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包括保护壳体(1)和固定于其前端的防护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罩(7)的滑接凸起(6),所述滑接凸起(6)的中部设有与保护壳体(1)内腔连通的开口通槽(5),所述散热罩(7)的两侧设有散热通槽(8),所述散热罩(7)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风扇安装板(9)的方形通槽(19),所述风扇安装板(9)上安装有风扇(17),所述防护盖(12)的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耳(16),所述安装耳(16)通过螺钉(15)连接于保护壳体(1)的前端,所述防护盖(12)的前端中部设有防护凸起(14),所述防护凸起(14)中部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转轴的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新型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下端设有支撑腿(2),所述保护壳体(1)与支撑腿(2)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腿(2)的侧边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邱浪
申请(专利权)人:胡邱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