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道炎专利>正文

粘土釉质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816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土釉质瓦及其制造方法,以粘土为主要原料,根据粘土的粘性和含砂量配比掺拌风化石粉、水砂,用清水混合搅拌均匀,采用特制的全自动制瓦机将原料经模套成桶状瓦桶坯,干后浸蘸风化石粉浆,再待干后装进斜式隧道窑烧炼,隧道窑朝西北背东南,在电子测温器的提示下,准确稳定地控制窑温,使瓦桶在一定温度中、一定的时间内烧透烧结。所以粘土釉质瓦结构紧密、不渗漏水,内外圆弧面叠连吻合、铺盖平稳,坚固结实,具有抗厚冰雪、冰雹的能力,耐高温暴晒、耐风化、经久耐用,是理想的建筑用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
技术介绍
从古文化的土墙木架瓦房到现时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楼房,房顶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建筑业的技术难题。1、采用水泥沥青屋面,久之裂缝漏水渗及墙体至终,通常用沥青堵塞修补,收效甚小,以至长期渗漏腐蚀墙体。2、传统手工制作的粘土釉面烧结瓦,只是表面有釉,内部组织疏松,气泡砂眼多,吸水量大,矫曲形变大,内外圆弧面叠连不吻合,瓦沟水逆风倒流,且粘土资源有限,有的地方已开采完。3、琉璃瓦屋面,需钢筋混凝土基础房顶,房顶重,造价大;琉璃瓦表面光滑易滑落,内质并未烧透烧结,强度低易破裂,常用水泥或其它材料粘贴瓦片,一旦瓦片断裂则要从断裂处向上撬掀叠盖的瓦片,粘贴瓦易被撬裂,往往是大片房顶需翻修添瓦。4、传统手工制作的小瓦,无釉,实为土坯瓦,堆放不用都会自行碎裂。小瓦系低温烧焙瓦,烧结程度低,组织疏松,空隙多吸水量大极易渗漏水,若遇冰雹则相当部分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紧密,不渗漏水,内外圆弧面叠连吻合,铺盖平整,质地坚固结实,具有抗厚冰雪、冰雹的能力;耐高温暴晒,耐风化,使用期达千年的粘土釉质瓦(如图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发掘、研究、总结粘土釉面烧结瓦传统技术,结合采用现代的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配比掺拌风化石粉和水砂,用清水混合搅拌均匀,由特制的全自动制瓦机将混合原料经模套成桶状瓦坯(如图2),瓦桶坯干后浸蘸风化石粉浆再待,干后装进安装有电子测温器的斜式隧道窑(如图3),以干柴草为燃料,在1200℃~1250℃高温下烧炼烧结,冷却后分成四块瓦。上述,所述的粘土系除去表层杂质土的深层净土,不含有可燃可爆物质(如树根、煤粒、青石、风化石颗粒),粘土取出堆放,防日晒、雨淋、冰冻,否则粘性差。掺拌的风化石粉应在1100℃高温下熔化,浸蘸的风化石粉在1200℃高温下熔化,两者熔化温差约100℃。掺拌的水砂被高温软化的粘土和熔化的风化石粉粘连,提高瓦桶在高温下的支承力强度,从而能持续高温烧透、烧结。上述,包括其烧炼的斜式隧道窑,瓦窑朝西北背东南,我国刮西北、东南风的日子多,便于掌握窑内进风量,以防瓦桶过速冷却而破裂。上述,包括烧窑,以干柴草为原料,在1200℃至1250℃高温下烧结。本专利技术确,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配比掺拌的风化石粉在1100℃的高温下溶化,持续高温就会流淌,吸附填补瓦桶内部空隙,冷却凝固,增加内部粘结力,结构紧密无空洞、砂眼。配比掺拌的水砂,被高温软化的粘土和高温溶化的风化石砂粘连而没有软化,提高瓦桶在高温下的支持力,使瓦桶在高温下不软瘫或形变。由于采用全自动制瓦机经模套成型制成,瓦桶几何形状规则、统一,内外圆弧面的R相等,内外圆弧的R圆心在同一直径上而不在同一点上,瓦块厚度自两侧圆柱母线向中线逐渐增厚,上下瓦叠连吻合,铺盖屋面平整(如图4)。又由于烧炼的瓦窖装有电子测温器,设有烽火调节设施,使瓦桶能在一定的高温中、一定的时间内烧透烧结;所以粘土釉结瓦结构紧密不渗漏水,坚固结实,具有抗冰雪、冰雹的能力,耐高温暴晒、耐风化、经久耐用,是理想的建筑用材。采用配方法制作的粘土釉质瓦的粘土,可结合农田、公路等基本建设采集,粘土资源遍及全国。附图说明图1为粘土釉质瓦平放俯视图;图2为粘土釉质瓦瓦桶俯视图;图3为烧炼的瓦窑剖视图;图4为铺盖在木架结构房顶的粘土釉质瓦视图。在图3、图4中1、檩木,2、阴瓦,3、阳瓦,4、椽木,5、瓦桶坯,6、电子测温器,7、进料口,8、垫桶土,9、阻火网,10、烽火室,11、调节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选取粘土为主要原料,根据粘土的粘性、含砂量,配比掺拌风化石粉、水砂,其原料配比(重量)为粘土占71~72%;风化石粉1~3%;水砂点11~12%;清水占15%。先用清水将风化石粉搅拌成稠浆,再与粘土、水砂混合搅拌均匀,堆放覆盖约六小时左右备用。由全自动制瓦机将混合原料经模套成桶状瓦桶坯,下降至托板上,由电脑控制托板上、下、拉进、拖出运作,托板连同瓦桶坯运至晒场,干后浸蘸风化石粉浆。待瓦桶坯全干后装进斜式隧道窑内,用垫桶土(8)垫平瓦桶坯(5)。打开烽火室(10)的调节板(11)和A区烘焙室的进料口(7)(也是进风口),密封所有进料口(7),安装好各处电子测温器(6)。在A处小火烘干瓦桶的水份,继而打开窑面上排两侧的两个进料口(7),添烧干柴草,窑温达800℃左右,静听窑内无爆嘭声则瓦桶水份已干。同时观察电子测温器(6),要稳定把握瓦窑内两侧温差在50℃以内,就可以大火焚烧,尽快提温至1200℃~1250℃,保温2~3分钟,随即封住两进料口(7),同时打开上排两侧的两个进料口(7),添烧干柴草,往后逐排保持1200~1250℃高温焚烧(烧窑工轮换接替,火势不能减小),每烧好一段窑都要静听窑内瓦桶有否断裂声,如有断裂声则应减小A区进料口(7)的进风量,烧至最后十排瓦桶时,烽火走势会加快,烽火在阻火网(9)的作用下均匀地涌入烽火室(10),适时关小调节板(11),烽火室(10)保持高温状态,使所有瓦桶都能在高温下烧透烧结。待瓦窑内室冷却后,瓦桶运至土坪,将瓦桶立放在土地上,用传统开瓦法,一手掌张开贴紧瓦桶待敲击处,一只手持手掌大瓦片或菜刀,沿瓦桶已刻划的母线槽轻敲分成四块瓦。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几何形状及其内圆弧R和外圆弧的R相等,内外圆弧的两圆心在同一直径上而不在同一点上,瓦块厚度自两侧圆柱母线向中线逐渐增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其特征在于,它是将下列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其原料配比(重量)为粘土71~72%水砂11~12%风化石粉1~3%水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由特制的全自动制瓦机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烧炼的瓦窑朝西北背东南的,窑面安装有电子测温器,并设有烽火控制装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粘土为主要原料,根据粘土的粘性和含砂量配比掺拌风化石粉、水砂,用清水混合搅拌均匀,采用特制的全自动制瓦机将原料经模套成桶状瓦桶坯,干后浸蘸风化石粉浆,再待干后装进斜式隧道窑烧炼,隧道窑朝西北背东南,在电子测温器的提示下,准确稳定地控制窑温,使瓦桶在一定温度中、一定的时间内烧透烧结。所以粘土釉质瓦结构紧密、不渗漏水,内外圆弧面叠连吻合、铺盖平稳,坚固结实,具有抗厚冰雪、冰雹的能力,耐高温暴晒、耐风化、经久耐用,是理想的建筑用材。文档编号E04D1/04GK1676811SQ200410085828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程道炎 申请人:程道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粘土釉质瓦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几何形状及其内圆弧R和外圆弧的R相等,内外圆弧的两圆心在同一直径上而不在同一点上,瓦块厚度自两侧圆柱母线向中线逐渐增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道炎
申请(专利权)人:程道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