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87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涉及汽车安全开发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吸能盒与后横梁有限元模型;2)定义吸能盒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实体表面沿焊接线形成焊接部,吸能盒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实体表面对应的部位为内部;定义吸能盒实体模型中模拟吸能盒实体焊接端面的最外侧单元网格为第一单元网格,后横梁实体模型表面模拟后横梁实体表面沿焊接线外部紧邻的第一列单元网格为第二单元网格;在第一单元网格和第二单元网格之间搭接设置沿焊接线方向的单元网格;3)对斜排网格、第一单元网格和第二单元网格分别增赋铝焊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简单,无额外增加成本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出厂时会进行各部件的碰撞仿真模拟,例如基于CAE的车身刚度分析、基于摩擦磨损CAE分析的磨具优化和后横梁在低速碰条件下的CAE模拟仿真分析等。现有技术中,后横梁通常采用常规6082铝合金制造,且吸能盒与后横梁采用铝焊来实现,在进行后横梁低速后碰分析时,在CAE仿真分析中技术人员直接以硬性点对点连接进行连接设置,但由于常规6082铝合金材料在5mm以下时通常延伸率仅有6%,因此常规6082铝合金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形变,进而导致材料失效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规CAE进行后部低速碰分析时未考虑到铝合金后横梁的延伸率问题。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在试验阶段出现问题,同时在分析阶段也会出现误导。具体说明如下:如附图1和图2所示,用刚性连接来连接后横梁及后吸能盒,在分析中会出现如附图3所示的单元网格失效问题,即靠近吸能盒内侧的侧壁会由于刚性连接导致应力集中,使得吸能盒内侧的侧壁发生塑性形变,从而出现铝合金材料延伸率超过6%的情况出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中吸能盒(1)实体与后横梁(2)实体的有限元模型;步骤2)定义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2)实体表面沿焊接线焊接形成焊接部,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2)实体表面对应的部位为内部;定义吸能盒(1)实体模型中模拟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的最外侧单元网格为第一单元网格(1.1),后横梁(2)实体模型中模拟后横梁(2)实体表面沿焊接线外部紧邻的第一列单元网格为第二单元网格(2.1);在第一单元网格(1.1)和第二单元网格(2.1)之间搭接设置沿焊接线方向的单元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中吸能盒(1)实体与后横梁(2)实体的有限元模型;步骤2)定义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2)实体表面沿焊接线焊接形成焊接部,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与后横梁(2)实体表面对应的部位为内部;定义吸能盒(1)实体模型中模拟吸能盒(1)实体焊接端面的最外侧单元网格为第一单元网格(1.1),后横梁(2)实体模型中模拟后横梁(2)实体表面沿焊接线外部紧邻的第一列单元网格为第二单元网格(2.1);在第一单元网格(1.1)和第二单元网格(2.1)之间搭接设置沿焊接线方向的单元网格,所述单元网格用于模拟焊接部;步骤3)对单元网格增赋铝焊厚度,并设置吸能盒(1)实体模型与后横梁(2)实体模型的材料特性,包括材料的延伸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后横梁低速后碰CAE仿真分析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网格设置在模拟焊接部的外表面。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