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勤俭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61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导热介质腔体,接入和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以及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的散热导管组,且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通过竖直排列的多根介质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所述散热导管组包括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和纵向空气导管,所述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连接于相邻的介质导管之间,所述纵向空气导管设于介质导管中,且纵向空气导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并导通外部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车体长期颠簸导致导热介质漏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还能够有效增强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主流散热器存在以下弊端:车体螺丝直接固定在散热器导热介质外壁,由于散热器跟随车体长期颠簸、震动、导致螺丝固定位置变形、开裂等,导热介质直接漏出,降低或丧失导热功能;导热介质腔体对外的连接管一般采用硬连接,在使用中由于长期的震动、摇晃,也会导致连接断裂、裂纹、松动等问题,导热介质漏出,降低或丧失导热功能;散热器芯体是由纵向排列的空气导管和横向排列的空气导管交叉构成(百叶窗式),只有横向导管部分是开放式接触外部空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气接触面积,增强了空气导热效果,但而纵向的空气导管上下是密封的,空气导管的对外接触面有限,导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导热介质腔体,还包括围成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的导热介质壁,接入和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以及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的散热导管组,且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通过竖直排列的多根介质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包括腔体壁、安装壁以及二者之间均匀设置的拱形支撑板,所述散热导管组包括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和纵向空气导管,所述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连接于相邻的介质导管之间,所述介质导管两端分别连通于上、下两处腔体壁,所述纵向空气导管设于介质导管中,且纵向空气导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并导通外部空气。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导热介质腔体一侧设有进介质口,并连接有所述接入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所述下导热介质腔体中部设有出介质口,并连接有所述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这种结构能够使得导热介质能够均匀的由介质导管从上导热介质腔体流入下导热介质腔体,并且避免进介质口和出介质口距离过近而使得导热介质仅从邻近进介质口的介质导管流下,从而保证了散热效率。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与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一体焊接,保证了散热器整体的密封性能。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介质导管直径为6~10mm,所述纵向空气导管直径为1~3mm。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纵向空气导管两端分别与上、下导热介质腔体的导热介质壁持平。保证了散热器上、下两端的平整,从而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刮擦等问题。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两端设有侧安装腔,所述侧安装腔包括介质腔壁和螺钉安装壁,且二者之间为中空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使得螺丝与螺钉安装壁的接触处因震动而变形、裂纹时,导热介质不会漏出,保证了导热效果。作为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为金属波纹管。既保证了连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震动导致的断裂,同时,金属波形管软连接的材质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不会因为天气导致的热胀冷缩而破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种散热器中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两层主板均与介质导管焊接,其中介质导管通过腔体壁与上下导热介质腔体连通,同时在两层主板之间的拱形支撑板能够有效增强两层主板之间的支撑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同时,采用两层主板的结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抗震和抗颠簸效果,避免导热介质腔体因颠簸而破裂。本技术将纵向空气导管在介质导管中上下延伸,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直达外部,介质导管完成导热介质的上下流通,纵向空气导管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特性,形成向上的散热气流,帮助介质导管中的导热介质散热,增加了外界空气接触面积,形成了冷热空气的上下自然流动,增强了空气散热效果。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或改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导热介质腔体,2—下导热介质腔体,3—导热介质壁,4—导热介质腔连接管,5—介质导管,6—腔体壁,7—安装壁,8—拱形支撑板,9—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10—纵向空气导管,11—进介质口,12—出介质口,13—侧安装腔,14—介质腔壁,15—螺钉安装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2所示的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还包括围成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的导热介质壁3,接入和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4以及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之间的散热导管组,且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之间通过竖直排列的多根介质导管5连通,其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包括腔体壁6、安装壁7以及二者之间均匀设置的拱形支撑板8,所述散热导管组包括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9和纵向空气导管10,所述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9连接于相邻的介质导管5之间,所述介质导管5两端分别连通于上、下两处腔体壁6,所述纵向空气导管10设于介质导管5中,且纵向空气导管10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并导通外部空气。在本实例中,所述上导热介质腔体1一侧设有进介质口11,并连接有所述接入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4,所述下导热介质腔体2中部设有出介质口12,并连接有所述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4。这种结构能够使得导热介质能够均匀的由各个介质导管5从上导热介质腔体1流入下导热介质腔体2,并且避免进介质口11和出介质口12距离过近而使得导热介质仅从邻近进介质口11的介质导管5流下,从而保证了散热效率。在本实例中,所述导热介质腔连接管4与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一体焊接,保证了散热器整体的密封性能。在本实例中,所述介质导管5直径优选6~10mm,并且具体为8.6mm,所述纵向空气导管10直径为1~3mm,且具体为2mm。在本实例中,所述纵向空气导管10两端分别与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的导热介质壁3持平。保证了散热器上、下两端的平整,从而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刮擦等问题。在本实例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两端设有侧安装腔13,所述侧安装腔13包括介质腔壁14和螺钉安装壁15,且二者之间为中空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使得螺丝与螺钉安装壁15的接触处因震动而变形、裂纹时,导热介质不会漏出,保证了导热效果。在本实例中,所述导热介质腔连接管4为金属波纹管。既保证了连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震动导致的断裂,同时,金属波形管软连接的材质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不会因为天气导致的热胀冷缩而破裂。基于上述,该种散热器中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两层主板均与介质导管5焊接,其中介质导管5通过腔体壁6与上、下导热介质腔体(1、2)连通,同时在两层主板之间的拱形支撑板8能够有效增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导热介质腔体,还包括围成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的导热介质壁,接入和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以及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的散热导管组,且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通过竖直排列的多根介质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包括腔体壁、安装壁以及二者之间均匀设置的拱形支撑板,所述散热导管组包括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和纵向空气导管,所述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连接于相邻的介质导管之间,所述介质导管两端分别连通于上、下两处腔体壁,所述纵向空气导管设于介质导管中,且纵向空气导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并导通外部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导热介质腔体,还包括围成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的导热介质壁,接入和流出导热介质的导热介质腔连接管以及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的散热导管组,且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之间通过竖直排列的多根介质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下导热介质腔体与散热导管组连接均处为双层柔性主板结构,包括腔体壁、安装壁以及二者之间均匀设置的拱形支撑板,所述散热导管组包括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和纵向空气导管,所述横向空气散热波浪带连接于相邻的介质导管之间,所述介质导管两端分别连通于上、下两处腔体壁,所述纵向空气导管设于介质导管中,且纵向空气导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导热介质腔体并导通外部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介质腔体一侧设有进介质口,并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勤俭
申请(专利权)人:姚勤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