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贵川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212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形连接块,所述梯形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梯形连接块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外套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拔断槽,第一拔断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拔断槽以外套筒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外套筒的外表面,所述外套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该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通过设置外套筒和第一拔断槽,能够使解卡装置在达到所设定的负荷时,可以震击卡点,增加震击的效果,提高解卡成功率,通过设置了内套筒和第二拔断槽,能够使解卡装置可以进行二次震击,震动强度增加,震击效果再次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井设备
,具体为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指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经由人工开采之后成为油田。油田一般会有开采及输油两类设备。按控制产油气面积内的地质因素,将油气田分为三类:第一为构造型油气田。指产油气面积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控制,如褶皱和断层。第二为地层型油气田,区域背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因素控制的含油面积。第三为复合型油气田。产油气面积内不受单一的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而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的油气田。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井下管柱或工具被卡住的情况,管柱或工具被卡的位置我们称为“卡点”。因为生产需要,被卡的管柱或工具需要从井内处理出来,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下入打捞管柱和工具,捞住被卡的管柱或工具,用地面设备给打捞管柱一个较大的上提拉力,然后快速下放,给“卡点”一个上提和下击交替的力,该过程称之为“活动解卡”。因为石油生产井并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与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该现象称之为井斜,由于井斜的存在,井内的管柱就会跟井壁产生摩擦力,从而影响打捞管柱对卡点的作用力。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包括外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形连接块(2),所述梯形连接块(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梯形连接块(2)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接头(3)和下接头(4),所述外套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拔断槽(5),所述第一拔断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拔断槽(5)以外套筒(1)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外套筒(1)的外表面,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套接有内套筒(7),所述外套筒(1)和内套筒(7)的形状相同,所述内套筒(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拔断槽(8),所述第二拔断槽(8)的数量为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修井作业中的拔断式震击解卡装置,包括外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形连接块(2),所述梯形连接块(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梯形连接块(2)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接头(3)和下接头(4),所述外套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拔断槽(5),所述第一拔断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拔断槽(5)以外套筒(1)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外套筒(1)的外表面,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套接有内套筒(7),所述外套筒(1)和内套筒(7)的形状相同,所述内套筒(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拔断槽(8),所述第二拔断槽(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拔断槽(8)以内套筒(7)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内套筒(7)的外表面,所述内套筒(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9),所述第二限位槽(9)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槽(11)以活动板(10)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活动板(10)的外表面,所述定位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12)以活动板(10)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强
申请(专利权)人:孙贵川马占辉王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