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13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上油滚轮(3)、加热板(5)和支撑杆(6);第一凹槽(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除尘通道(7)和返油通道(8);返油通道(8)内安装有多块第一海绵环(9),返油通道(8)的底面上设有出油孔(10)和流油槽(11);出油孔(10)上连接有回油管(12);除尘通道(7)内设置有两块第二海绵环(13),除尘通道(7)的内壁上设置有静电除尘板(14)。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上油的均匀性和工作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节约用油、功能多样和定型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线用的上油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纺线上的一些瑕疵点进行消除,同时也需要对纺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或者热定型等,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张力或者尺寸稳定性;传统上油装置多为工人将纺线放入油槽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而当油料用完后还需要手动加油,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纺线对油的吸收是不同的,在同一段时间的浸泡过程后,会出现有的纺线上油较多,有的纺线上油较少,上油均匀性较差;同时一般的上油装置只能够进行上油操作,功能较单一。因此,现有的上油装置存在着劳动强度较大、上油均匀性较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上油均匀性,还具有劳动强度低和多功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油滚轮,每个上油滚轮上均设有上油槽;每相邻两个上油滚轮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每个加热板上均安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设置有除尘通道,另一侧设有返油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油滚轮(3),每个上油滚轮(3)上均设有上油槽(4);每相邻两个上油滚轮(3)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5),每个加热板(5)上均安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6);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置有除尘通道(7),另一侧设有返油通道(8);返油通道(8)内安装有多块均匀分布的第一海绵环(9),返油通道(8)的底面中部设有出油孔(10),出油孔(10)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状的流油槽(11);出油孔(10)上连接有回油管(12),回油管(1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2)的底面连通;所述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纺丝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油滚轮(3),每个上油滚轮(3)上均设有上油槽(4);每相邻两个上油滚轮(3)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5),每个加热板(5)上均安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6);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置有除尘通道(7),另一侧设有返油通道(8);返油通道(8)内安装有多块均匀分布的第一海绵环(9),返油通道(8)的底面中部设有出油孔(10),出油孔(10)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状的流油槽(11);出油孔(10)上连接有回油管(12),回油管(1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2)的底面连通;所述除尘通道(7)内设置有两块第二海绵环(13),两块第二海绵环(13)分别位于除尘通道(7)的两端部,除尘通道(7)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静电除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织里凯狄酷娃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