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13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属于冶金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沥青焦油处理困难、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包括:将沥青残渣和填充料细粉混合均匀,成型,得生坯;将生坯装在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的顶层覆盖料,与预焙阳极一起进行焙烧,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将沥青焦油变成生产中的有用原料,无需增加设备,焙烧过程中挥发分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燃料,最终产品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实现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解铝的预焙阳极成型及焙烧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沥青焦油、残渣,其主要成分含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由于沥青焦油中含有水分及较多沥青残渣、炭粉等杂质,无法直返回流程进行回收使用。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电解铝的预焙阳极成型及焙烧工序产生的沥青焦油需进行无害化处理,需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厂家,进行回收,进行资源化利用,企业需承担较高的处理费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环保管理日趋严格、规范的状况下,有处理资质的厂家收购积极性不高,沥青焦油及残渣处置比较困难。目前国内处理预焙阳极成型及焙烧工序产生的沥青焦油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此种方式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处理费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种为对沥青焦油进行燃烧处理,此种方式需要购置专门的沥青焦油燃烧设备,设备造价较高,并且由于沥青焦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固体沥青残渣,在沥青焦油燃烧过程中易造成过滤网、喷嘴等堵塞,影响沥青焦油正常燃烧,并且燃烧设备易产生跑冒滴漏,对生产现场管理造成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污染、低成本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沥青残渣和填充料细粉混合均匀,成型,生坯;B、将步骤A所得生坯装在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的顶层覆盖料,与预焙阳极一起进行焙烧,焙烧完成,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沥青残渣为液态沥青焦油或固液混合态沥青残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A中,混合时,还加入收尘粉或废糊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质量比为5:0~2:0~1。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沥青残渣的质量与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总质量之比为1:2~3。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生坯的外形尺寸为(35~60)*(20~40)*(20~35),表示长*宽*高。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焙烧炉顶层填充料的厚度为不小于550mm。优选的,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焙烧炉顶层填充料的厚度为550~600mm。其中,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焙烧的条件为:焙烧火焰周期28~32小时,焙烧最高温度1150~1200℃,焙烧总周期168~192小时。优选的,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焙烧的条件为:焙烧火焰周期32小时,焙烧最高温度1180℃,焙烧周期192小时。更优选的,上述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中,步骤B中,按照以下陪烧曲线进行升温:0~32h由室温升至570℃;然后32~96h由570℃升温至870℃;然后96~128h由870℃升至1100℃;然后128~160h由1100℃升至1180℃;最后160~192h在1180℃进行保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充分利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收尘粉、填充料细粉、废糊料等副产物,就地取材,回收使用,变废为宝,将沥青焦油及残渣,经焙烧,变成生产中的有用原料,无需增加设备,焙烧过程中挥发分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燃料,可节约天然气消耗,最终产品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实现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便利、经济,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沥青残渣和填充料细粉混合均匀,成型,得生坯;B、将步骤A所得生坯装在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的顶层覆盖料,与预焙阳极一起进行焙烧,焙烧完成,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在电解铝的预焙阳极成型及焙烧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沥青焦油,其主要呈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专利技术人试验发现,液态或固液混合态的沥青焦油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可以充分利用沥青焦油作为粘接剂与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充分搅拌、混合,倒入模具内制成生坯后,利用焙烧炉进行焙烧后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此外,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废糊料等副产物,其皆不能返回流程使用,只能作为废物物资外卖处理,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则以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产生的填充料细粉作为生坯成型的骨料,成型过程中沥青焦油渗透到填充料细粉的空隙中,提高了物料的粘接性和密实度;生坯成型过程中,还加入收尘粉或废糊料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质量比为5:0~2:0~1,沥青残渣的质量与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总质量之比为1:2~3,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不同颗粒达到合理堆积,提高密实度,从而有利于后续物料焙烧。由于本专利技术需要将生坯装入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为使生坯尺寸与顶层填充料匹配,并且不影响正常生产,本专利技术控制生坯的外形尺寸为(35~60)*(20~40)*(20~35),表示长*宽*高。在预焙阳极的焙烧装炉过程中,装入顶层预焙阳极后,可以先铺一层100~150mm左右的填充料,再装入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生坯,生坯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00mm,再将顶层填充料铺满,控制焙烧炉顶层填充料的厚度不小于550;优选为550~600mm。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B中,所述焙烧的操作为:焙烧火焰周期28~32小时,焙烧最高温度1150~1200℃,焙烧总周期168~192小时;具体的,按照以下焙烧曲线进行升温:0h~(28~32h)由室温升至570~650℃;然后(28~32h)~(84~96h)由570~650℃升温至870-940℃;然后(84~96h)~(112~128h)由870-940℃升至1100-1150℃;然后(112~128h)~(140~160h)由1100-1150℃升至1150~1200℃;最后(140~160h)~(168~192h)在1150~1200℃进行保温。优选的,所述焙烧的操作为:焙烧火焰周期32小时,焙烧最高温度1180℃,焙烧周期192小时;具体的,按照以下焙烧曲线进行升温:0~32h由室温升至570℃;然后32~96h由570℃升温至870℃;然后96~128h由870℃升至1100℃;然后128~160h由1100℃升至1180℃;最后160~192h在1180℃进行保温。本专利技术中焙烧曲线与正常生产焙烧曲线一致,在实现了沥青焦油、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等循环综合利用同时,生坯焙烧过程中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沥青沥青残渣和填充料细粉混合均匀,成型,得生坯;B、将步骤A所得生坯装在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的顶层覆盖料,与预焙阳极一起进行焙烧,焙烧完成,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沥青沥青残渣和填充料细粉混合均匀,成型,得生坯;B、将步骤A所得生坯装在焙烧炉顶层填充料内,作为预焙阳极焙烧的顶层覆盖料,与预焙阳极一起进行焙烧,焙烧完成,得到可作为预焙阳极生产原料的炭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沥青残渣为液态沥青焦油或固液混合态沥青残渣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混合时,还加入收尘粉或废糊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质量比为5:0~2: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沥青残渣的质量与填充料细粉、收尘粉和废糊料的总质量之比为1: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坯的外形尺寸为(35~60)*(20~40)*(20~35)cm。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国陈小波王有来李勇杨求思程林波孙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