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继光专利>正文

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00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两条绳槽;平台上设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第一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七钢轨的一端或者固定的第三钢轨的一端对接;第七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八钢轨连接;第三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第五钢轨的另一端与第九钢轨或第十钢轨对接;第二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十六钢轨对接,第一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六钢轨或者固定的第四钢轨的一端对接;第六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极绳绞车主、副绳都从钢轨下方通过,避免了切割轨道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且用气缸控制活动钢轨,提高了道岔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无极绳绞车运输配套设备,尤其是一种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运输巷道中使用无极绳绞车时,主绳与副绳经过道岔时有两种处理方式:①把道岔与绳接触的位置切割成绳槽;②做成简易活动道岔,用人工方式扳动。但以上两种方式都都存在缺陷,方式①破坏轨道容易造成车辆掉道,方式②用人工太费时费力且简易活动道岔不稳固,基于此以上方式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可以使无极绳绞车主、副绳顺利通过,无极绳绞车牵引车能平稳、安全的通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两条绳槽;所述平台上设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所述第一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七钢轨的一端或者固定的第三钢轨的一端对接;第七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八钢轨连接;第三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所述第五钢轨的另一端与第九钢轨或第十钢轨对接;所述第二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十六钢轨对接,所述第一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六钢轨或者固定的第四钢轨的一端对接;第六钢轨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其特征是,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两条绳槽;所述平台上设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所述第一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七钢轨的一端或者固定的第三钢轨的一端对接;第七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八钢轨连接;第三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所述第五钢轨的另一端与第九钢轨或第十钢轨对接;所述第二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十六钢轨对接,所述第一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六钢轨或者固定的第四钢轨的一端对接;第六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其特征是,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两条绳槽;所述平台上设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所述第一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七钢轨的一端或者固定的第三钢轨的一端对接;第七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八钢轨连接;第三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所述第五钢轨的另一端与第九钢轨或第十钢轨对接;所述第二钢轨的一端与固定的第十六钢轨对接,所述第一钢轨的另一端与固定的第六钢轨或者固定的第四钢轨的一端对接;第六钢轨的另一端与可活动的第五钢轨的一端对接或者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专用钢轨联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过渡道岔,其特征是,所述平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继光林建东刘康宋波高永强梁克章位晓林赵德法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姜继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