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89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和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O3/UV氧化装置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湿式催化氧化,和紫外灯管,可与水体中的臭氧充分接触,使得臭氧的利用率明显提高。该装置还具有反应温和、污染物降解彻底、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达标率高、无二次污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未来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O3/UV氧化技术是一种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作用下进行的光化学氧化过程,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氧化能力强而发展迅速。O3/UV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进行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以解决有毒害且无法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问题。但传统的臭氧氧化处理饮用水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氧化能力不足等缺陷。且当水中含有溴化物时,臭氧氧化将会生成溴代三卤甲烷等有害副产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饮用水的处理和无害化。为解决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所述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通过进气管(2)连接,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通过输水管(16)连接,所述输水管(16)上设置传水泵(13);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内设置有紫外灯(8),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内设有活性炭床层(14)。优选的,所述O3/UV主反应柱(12)的柱内部是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和设置有紫外灯(8)的上段。优选的,所述的紫外灯(8)的灯管为曲螺旋状的紫外灯管。优选的,所述O3/UV主反应柱(1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口(9)和臭氧水体在线监测口(10),其顶部侧面壁上设置有进水弯头(11);所述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上方侧壁设置有取样龙头(7),所述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下部设置有曝气头(5),所述曝气头(5)的下方设置排水口(4),所述O3/UV主反应柱(12)依靠反应柱支架(3)支撑。优选的,所述曝气头(5)是微孔纳米级曝气头。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口(9),其柱侧壁上部连接与输水管连接的进水弯头(17),所述与输水管连接的进水弯头(17)位于所述活性炭床层(14)上方;所述活性炭床层(14)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取样龙头(7),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底部连接放空管(18),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依靠反应柱支架(3)支撑。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床层(14)内含煤质柱状颗粒,所述活性炭床层(14)有三层。优选的,所述的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的外壁材质均是高分子透明有机玻璃或PP塑料。优选的,所述传水泵(13)是蠕动泵或电磁泵。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1)与传统催化湿式氧化法需在高温(150-350℃)和高压(0.5-20MPa)的反应条件相比,本技术方法由于紫外线的引入,可以使湿式氧化反应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进行。(2)本技术采用纳米级曝气,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同时紫外灯管为曲螺旋状,可与湍流状态下的臭氧充分接触,使得臭氧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与传统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相比,节省了臭氧的投量。(3)反应体系中同时引入曲螺旋状紫外灯和活性炭,利用它们的协同催化氧化作用及吸附作用,克服传统臭氧氧化技术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毒中间产物的缺点,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和水等无害成份,并同时具有除臭、脱色及杀菌消毒的效果;溶解于水中的臭氧被螺旋状紫外灯辐射所催化,形成包括羟基自由基在内的各种自由基,使大多数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硝化物等。同时,进水先经O3/UV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这就提高了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4)O3/UV主反应柱上端设有出气管口,可将反应过程中扩散出来的O3输送到吸收液中。(5)活性炭反应柱内设有三层煤质柱状颗粒活性炭床层,可吸附水体中小分子物质,并同时具有除臭、脱色的效果。活性炭能吸附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解决了臭氧无法去除的三卤甲烷及其前驱物质,并且微生物附着其上,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保证了最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臭氧发生器,2-进气管,3-反应柱支架,4-排水口,5-曝气头,6-石英沙粒,7-取样龙头,8-紫外灯,9-出气管口,10-臭氧水体在线监测口,11-进水弯头,12-O3/UV主反应柱,13-传水泵,14-活性炭床层,15-活性炭反应柱,16-输水管,17-与输水管连接的进水弯头,18-放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通过进气管(2)连接,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通过输水管(16)连接,输水管(16)上设置传电磁水泵(13);O3/UV主反应柱(12)内设置有曲螺旋状的紫外灯管的紫外灯(8),活性炭反应柱(15)内设有活性炭床层(14)。O3/UV主反应柱(12)的柱内部是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和设置有紫外灯(8)的上段。O3/UV主反应柱(1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口(9)和臭氧水体在线监测口(10),其顶部侧面壁上设置有进水弯头(11);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上方侧壁设置有取样龙头(7),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下部设置有微孔纳米级曝气头(5),曝气头(5)的下方设置排水口(4),O3/UV主反应柱(12)依靠反应柱支架(3)支撑。活性炭反应柱(15)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口(9),其柱侧壁上部连接与输水管连接的进水弯头(17),与输水管连接的进水弯头(17)位于所述活性炭床层(14)上方;活性炭床层(14)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取样龙头(7),活性炭反应柱(15)底部连接放空管(18),活性炭反应柱(15)依靠反应柱支架(3)支撑。活性炭床层(14)内含煤质柱状颗粒,活性炭床层(14)有三层。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的外壁材质均是高分子透明有机玻璃。其中,有机玻璃柱底部设反应柱支架3,以保证安全稳定。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动力由水泵13完成。臭氧发生器1主要用于产生O3/UV主反应柱所需的臭氧。曝气头5采用微孔结构,可以产生体积非常小的纳米级气泡。石英沙粒6作为填料来保证气水进行充分混合。紫外灯8可与湍流状态下的臭氧充分结合,使得臭氧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出气管口9将反应过程中扩散出来的O3输送到吸收液中。经过O3/UV主反应柱处理的饮用水经传水泵13泵入至活性炭反应柱15内,其内的煤质柱状颗粒的活性炭床层14可吸附水体中小分子物质,并同时具有除臭、脱色的效果。经完全处理的饮用水可从活性炭反应柱15下端的放空管18排出。通过上述装置实现的氧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合上臭氧发生器的电源总开关,使臭氧发生器接通电源,开始产生臭氧,臭氧经出气管进入O3/UV主反应柱;臭氧浓度为5~15g/h;B、开启螺旋状紫外灯,紫外灯功率均为15W(臭氧的氧化电位在2.07V),确保所产臭氧被催化分解以氧化污染物质;C、在20℃-30℃和常压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5-300min;D、将废水pH值调节至可排放范围(6~9);E、进行活性炭吸附一段时间(10~30min);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所述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通过进气管(2)连接,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通过输水管(16)连接,所述输水管(16)上设置传水泵(13);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内设置有紫外灯(8),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内设有活性炭床层(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所述臭氧发生器(1)、O3/UV主反应柱(12)通过进气管(2)连接,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和活性炭反应柱(15)通过输水管(16)连接,所述输水管(16)上设置传水泵(13);所述O3/UV主反应柱(12)内设置有紫外灯(8),所述活性炭反应柱(15)内设有活性炭床层(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3/UV主反应柱(12)的柱内部是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和设置有紫外灯(8)的上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灯(8)的灯管为曲螺旋状的紫外灯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3/UV主反应柱(1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口(9)和臭氧水体在线监测口(10),其顶部侧面壁上设置有进水弯头(11);所述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上方侧壁设置有取样龙头(7),所述含有石英沙粒(6)的下段下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棉炜陆钢佘少桦祝灵妃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