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72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混合一区、分离一区、混合二区、分离二区、粗滤区、中滤区、细滤区和消毒区。混合一区设有进水管、混凝剂添加计量器、一区搅拌器;分离一区设有一区排放阀;混合二区设有吸附剂添加计量器、二区搅拌器;分离二区设有二区排放阀;粗滤区位于混合二区的上部,粗滤区设有粗滤料,粗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粗滤料隔板;中滤区设有中滤料,中滤料的粒径小于粗滤料的粒径,中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中滤料隔板;细滤区设有细滤料,细滤料的粒径小于中滤料的粒径,细滤区的两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细滤料隔板;消毒区设有出水管、消毒剂添加计量器、消毒区搅拌器。出水管排出的水达标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饮用水水源地是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饮用水水源被污染在我国普遍存在,污染的主要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湖泊污染指标中还包括总磷,以及富营养化带来的藻类频繁爆发引起的水源水质恶化等。目前,饮用水原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混凝、过滤等常规处理工艺,以及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膜分离技术等。与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浊度、颗粒和细菌;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可以降低混凝剂和消毒剂的使用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的风险。随着膜产品价格的降低和膜技术的成熟,超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超滤膜饮用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中,有直接超滤和前处理+超滤两种工艺方式。超滤膜直接过滤主要依靠物理截留作用,将水中的浊度、藻类、颗粒物质和微生物等去除。但是,超滤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超滤很难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离子等;②容易引起膜污染。膜污染的主要表现是过滤阻力增大和渗透通量降低,从而使能耗和成本增加;③在饮用水原水的处理中,氧化是常用的处理工艺,而常用的超滤膜为不能耐氧化的有机聚合膜。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既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又具有经济实用性的新型净水工艺、设备,特别是偏僻、缺少自来水设施的地方急需小型、实用的一体化原水处理设备和技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饮用水原水处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能有效解决饮用水原水的污染问题,保障饮用水安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混合一区、分离一区、混合二区、分离二区、粗滤区、中滤区、细滤区和消毒区。所述的混合一区设有进水管和混凝剂添加计量器,混凝剂添加计量器添加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铝溶液或聚合硫酸铁溶液,混合一区的中部设有一区搅拌器;混合一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混凝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一区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一区和分离一区之间设有第一挡流板,第一挡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混合一区一侧,分离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一区排放阀。所述分离一区和混合二区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混合二区设有吸附剂添加计量器,吸附剂添加计量器添加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混合二区的中部设有二区搅拌器;混合二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二区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二区和分离二区之间设有第二挡流板,第二挡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混合二区一侧,分离二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二区排放阀。所述粗滤区位于混合二区的上部,粗滤区设有粗滤料,粗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粗滤料隔板。所述中滤区位于粗滤区的一侧,中滤区设有中滤料,中滤料的粒径小于粗滤料的粒径,中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中滤料隔板。所述细滤区位于中滤区的一侧,细滤区设有细滤料,细滤料的粒径小于中滤料的粒径,细滤区的两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细滤料隔板。所述消毒区位于细滤区的一侧,消毒区设有出水管和消毒剂添加计量器,消毒剂添加计量器添加的消毒剂为二氧化氯或液氯或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消毒区设有消毒区搅拌器。出水管排出的水达标饮用。采用上述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水处理的步骤如下:①饮用水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混合一区,混凝剂添加计量器添加混凝剂,一区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水发生混凝反应。②然后水通过混合一区下部的倾斜底板和第一挡流板之间的空隙进入分离一区,混凝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分离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一区排放阀排出。③分离一区沉淀分离后的水越过分离一区和混合二区之间的隔板进入混合二区,吸附剂添加计量器添加吸附剂,二区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水发生吸附反应。④然后水通过混合二区下部的倾斜底板和第二挡流板之间的空隙进入分离二区,发生吸附反应后的吸附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分离二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二区排放阀排出。⑤吸附反应后的水上升到分离二区上部,然后进入粗滤区,粗滤料对水进行过滤。⑥粗滤区过滤后的水依次再进入中滤区和细滤区进行过滤。⑦细滤区过滤后的水进入消毒区,消毒剂添加计量器添加消毒剂,消毒区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消毒后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达标饮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混合一区,1-1.进水管,1-2.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3.一区搅拌器,2.分离一区,2-1.第一挡流板,2-2.一区排放阀,3.混合二区,3-1.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2.二区搅拌器,4.分离二区,4-1.第二挡流板,4-2.二区排放阀,5.粗滤区,5-1.粗滤料,5-2.粗滤料隔板,6.中滤区,6-1.中滤料,6-2.中滤料隔板,7.细滤区,7-1.细滤料,7-2.细滤料隔板,8.消毒区,8-1.出水管,8-2.消毒剂添加计量器,8-3.消毒区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混合一区1、分离一区2、混合二区3、分离二区4、粗滤区5、中滤区6、细滤区7和消毒区8。所述的混合一区1设有进水管1-1和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添加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溶液,混合一区的中部设有一区搅拌器1-3;混合一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混凝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一区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一区1和分离一区2之间设有第一挡流板2-1,第一挡流板2-1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混合一区1一侧,分离一区2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一区排放阀2-2。所述分离一区2和混合二区3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混合二区3设有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添加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混合二区3的中部设有二区搅拌器3-2;混合二区3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二区4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二区3和分离二区4之间设有第二挡流板4-1,第二挡流板4-1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混合二区3一侧,分离二区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二区排放阀4-2。所述粗滤区5位于混合二区3的上部,粗滤区5设有粗滤料5-1,粗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粗滤料隔板5-2。所述中滤区6位于粗滤区5的一侧,中滤区6设有中滤料6-1,中滤料6-1的粒径小于粗滤料5-1的粒径,中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中滤料隔板6-2。所述细滤区7位于中滤区6的一侧,细滤区7设有细滤料7-1,细滤料7-1的粒径小于中滤料6-1的粒径,细滤区7的两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细滤料隔板7-2。所述消毒区8位于细滤区7的一侧,消毒区8设有出水管8-1和消毒剂添加计量器8-2,消毒剂添加计量器8-2添加的消毒剂为二氧化氯。消毒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一区(1)、分离一区(2)、混合二区(3)、分离二区(4)、粗滤区(5)、中滤区(6)、细滤区(7)和消毒区(8);所述的混合一区(1)设有进水管(1‑1)和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添加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铝溶液或聚合硫酸铁溶液,混合一区的中部设有一区搅拌器(1‑3);混合一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混凝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一区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一区(1)和分离一区(2)之间设有第一挡流板(2‑1),分离一区(2)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一区排放阀(2‑2);所述分离一区(2)和混合二区(3)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混合二区(3)设有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添加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混合二区(3)的中部设有二区搅拌器(3‑2);混合二区(3)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二区(4)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二区(3)和分离二区(4)之间设有第二挡流板(4‑1),分离二区(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二区排放阀(4‑2);所述粗滤区(5)位于混合二区(3)的上部,粗滤区(5)设有粗滤料(5‑1),粗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粗滤料隔板(5‑2);所述中滤区(6)位于粗滤区(5)的一侧,中滤区(6)设有中滤料(6‑1),中滤料(6‑1)的粒径小于粗滤料(5‑1)的粒径,中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中滤料隔板(6‑2);所述细滤区(7)位于中滤区(6)的一侧,细滤区(7)设有细滤料(7‑1),细滤料(7‑1)的粒径小于中滤料(6‑1)的粒径,细滤区(7)的两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细滤料隔板(7‑2);所述消毒区(8)位于细滤区(7)的一侧,消毒区(8)设有出水管(8‑1)和消毒剂添加计量器(8‑2),消毒剂添加计量器(8‑2)添加的消毒剂为二氧化氯或液氯或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消毒区设有消毒区搅拌器(8‑3);出水管(8‑1)排出的水达标饮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一区(1)、分离一区(2)、混合二区(3)、分离二区(4)、粗滤区(5)、中滤区(6)、细滤区(7)和消毒区(8);所述的混合一区(1)设有进水管(1-1)和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混凝剂添加计量器(1-2)添加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铝溶液或聚合硫酸铁溶液,混合一区的中部设有一区搅拌器(1-3);混合一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混凝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一区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一区(1)和分离一区(2)之间设有第一挡流板(2-1),分离一区(2)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一区排放阀(2-2);所述分离一区(2)和混合二区(3)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混合二区(3)设有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吸附剂添加计量器(3-1)添加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混合二区(3)的中部设有二区搅拌器(3-2);混合二区(3)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搅拌后的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分离二区(4)的中下部;所述的混合二区(3)和分离二区(4)之间设有第二挡流板(4-1),分离二区(4)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下部设置有二区排放阀(4-2);所述粗滤区(5)位于混合二区(3)的上部,粗滤区(5)设有粗滤料(5-1),粗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粗滤料隔板(5-2);所述中滤区(6)位于粗滤区(5)的一侧,中滤区(6)设有中滤料(6-1),中滤料(6-1)的粒径小于粗滤料(5-1)的粒径,中滤区的一侧设置带有孔洞的中滤料隔板(6-2);所述细滤区(7)位于中滤区(6)的一侧,细滤区(7)设有细滤料(7-1),细滤料(7-1)的粒径小于中滤料(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玉山韩惠温馨沈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