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69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氯化镝、氯化钆加入至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5‑110℃,保温处理2‑3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将聚合氯化铝、稀土氧化物、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加入至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1‑5%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提升废水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密度板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木材预蒸煮水,其成分较为复杂,主要为酯类、醇类、酮类有机酸、糖醛类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甲硫醇二甲基硫醇等硫化物,其中,难降解的主要是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一般来说,此类废水的共同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处理难度大,采用一般物化方法(如絮凝、酸析和微滤等)处理该类废水几乎没有效果,其COD去除率只有20%,采用单一的厌氧或者好氧技术也无法达到排放要求。气浮法是指通过向水中释放压缩空气产生的小气泡与悬浮物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悬浮物复合体,使其上浮,形成浮渣,在刮渣机的作用下渣水分离的方法,其一般处理好氧处理过的废水。但是现有技术中,气浮法所用的絮凝剂品质较差,依然无法达到较好的净化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3-39份氯化镝、21-25份氯化钆加入至110-12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0-55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5-110℃,保温处理2-3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16-22份聚合氯化铝、2-5份稀土氧化物、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16份水加入至30-36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1-5%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焙烧处理时,温度为750-800℃,焙烧处理的时间为2-3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90-95℃,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4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通气的气压为5-7kg/cm2,搅拌的转速为80-90r/min,反应时间为10-15min。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提升废水的净化效果。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絮凝剂,其中的稀土氧化物,对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具有极其优异的结合吸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絮凝剂,无法有效清除小分子有机物的技术缺陷,同时稀土氧化物的添加,避免了絮凝剂之间发生凝结的现象,可使得絮凝剂在水中均匀的分布,进而提升了污染物的清除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实施例1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3份氯化镝、21份氯化钆加入至11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0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5℃,保温处理2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16份聚合氯化铝、2份稀土氧化物、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份水加入至30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1%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焙烧处理时,温度为750℃,焙烧处理的时间为2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9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通气的气压为5kg/cm2,搅拌的转速为80r/min,反应时间为10min。实施例2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6份氯化镝、23份氯化钆加入至115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3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8℃,保温处理2.5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18份聚合氯化铝、3份稀土氧化物、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份水加入至33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3%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焙烧处理时,温度为780℃,焙烧处理的时间为2.5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93℃,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5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通气的气压为6kg/cm2,搅拌的转速为85r/min,反应时间为13min。实施例3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9份氯化镝、25份氯化钆加入至12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5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10℃,保温处理3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22份聚合氯化铝、5份稀土氧化物、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6份水加入至36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5%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焙烧处理时,温度为800℃,焙烧处理的时间为3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95℃,烘干处理的时间为4小时。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通气的气压为7kg/cm2,搅拌的转速为90r/min,反应时间为15min。对比例1步骤(2)中不添加步骤(1)制得的稀土氧化物,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处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效果验证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能有效的清除废水中的COD,净化水效果显著。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3‑39份氯化镝、21‑25份氯化钆加入至110‑12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0‑55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5‑110℃,保温处理2‑3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16‑22份聚合氯化铝、2‑5份稀土氧化物、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16份水加入至30‑36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生产废水质量1‑5%的絮凝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通气,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后,得到净化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度纤维板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33-39份氯化镝、21-25份氯化钆加入至110-120份水中,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50-55份质量分数为30%的氨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热至105-110℃,保温处理2-3小时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焙烧处理后,制得稀土氧化物;(2)按重量份计,将16-22份聚合氯化铝、2-5份稀土氧化物、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16份水加入至30-36份异辛基三乙氧基膏状硅烷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烘干,研碎成粉末后,制得絮凝剂;(3)将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通入气浮池中,然后向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池伟陆昌余郭海涛赵红阳吴淳生胡扬州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