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0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续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包括辊身,辊身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辊身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两个螺旋形油槽在辊身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螺旋形油槽均从辊身的中间处向辊身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螺旋形油槽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储油槽,两个螺旋形油槽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相连通,且环形储油槽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托辊对钢带润滑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使用其托辊使钢带长久使用不会造成局部磨损,使整个面均匀磨损,并且其能够防止润滑油沿托辊的两端溢出,其使得连续压机的内部时刻保持清洁;整个钢带托辊结构简单、效果优异、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本技术涉及连续压机
,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技术介绍
连续压机生产线是人造板生产线中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辊驱动上下两个钢带运动,从而对两个钢带缝隙间的原料进行压实。在连续压机工作的过程中,其前后两端的传动辊用于驱动钢带环行运动,同时还在钢带的内圈中设置有若干托辊,其托辊主要对钢带起到支撑和钢带调偏作用。由于钢带转速比较快,长时间钢带和托辊在高压高温状态下接触摩擦,相互容易造成磨损,为了减少托辊与钢带内表面之间磨损,会在托辊的辊身上等间距开设多个同心环形油槽。在托辊的辊身设置多个环形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一定程度降低了托辊与钢带之间的磨损,但是长时间工作后会发现在钢带的内表面出现与环型油槽相对应的钢带部位出现凹凸印现象,造成钢带不平整,从而使生产的纤维板板面也出现凹凸不平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当钢带和托辊运行2-3年后,必须更换钢带和辊杆等设备,但钢带、辊杆价值高,使用时间短,造成生产成本上涨。专利号为CN107415317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压机钢带支撑的托辊,在托辊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式沟槽,沟槽用于储存钢带表面润滑油,螺旋式沟槽分为两段,两段螺旋式沟槽的旋向相反,从托辊轴向的两侧开始,至中间结束;该技术公开的连续压机上的托辊将传统的同心环形油槽改成左右对称的螺旋式沟槽能够解决钢带部位出现凹凸印现象,保证了钢带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连续压机上的托辊宽度是略大于钢带的宽度,在托辊随着钢带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如果螺旋式沟槽中的润滑油较多时,其多余部分的润滑油会随着螺旋式沟槽溢动,并从螺旋式沟槽的外端流出聚集,然后从托辊表面的两端部甩出,而由于钢带的宽度小于托辊,其滴落的润滑油会滴落在连续压机传动腔的底壁上,容易对连续压机造成污染,需要作业人员后续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因此,针对传统托辊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托辊的不足,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两种问题的钢带托辊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具有环形油槽托辊易在钢带表面造成凹凸印以及现有具有螺旋式沟槽托辊易造成润滑油从两端甩落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包括与钢带内表面相接触的辊身,所述辊身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身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在辊身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均从辊身的中间处向辊身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储油槽,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相连通,且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身左右两端的圆周面上设置的螺旋形油槽均为1~2个。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旋形油槽的槽宽为6mm,螺旋形油槽的槽深为1.2mm,螺旋槽的螺距为50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槽宽为8mm,环形储油槽的槽深为1.8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的起始端分别设置在辊身中间处的上下表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身是实心,所述辊身的长度为2770mm,所述辊身的外圆直径为220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轴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托辊通过在辊身表面设置的螺旋型油槽,使得钢带与托辊在接触时,其油槽始终不会对应在钢带同一个部位,对钢带润滑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使用其托辊使钢带长久使用不会造成局部磨损,使整个面均匀磨损,永久使用也不会造成钢带因局部磨损而造成成品板表面凹凸痕现象,从而使得成品板面平整度好,从而使产品质量稳定。2、本技术与现有的具有螺旋式沟槽的托辊相比,其通过在辊身的两端设置若干环形储油槽,由于辊身长度大于钢带长度,在钢带传动过程中其环形油槽不与钢带的内表面相接触,并在托辊随钢带转动的过程中,其螺旋形油槽中的多余润滑油沿着螺旋式油槽流动至辊身两端部时会流进环形储油槽中,其多余的润滑油无法从托辊表面的两端部溢出,因此不会造成对连续压机内部传动腔的污染,其设计结构简单,但是效果优异,有效解决了现有螺旋式沟槽托辊在传动过程中容易污染连续压机的不足,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平面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主视平面结构图。其中,1-辊身,101-螺旋形油槽,102-环形储油槽,2-辊轴,20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带内表面相接触的辊身(1),所述辊身(1)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2),所述辊身(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101),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在辊身(1)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均从辊身(1)的中间处向辊身(1)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储油槽(102),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102)相连通,且所述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带内表面相接触的辊身(1),所述辊身(1)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2),所述辊身(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101),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在辊身(1)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均从辊身(1)的中间处向辊身(1)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储油槽(102),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102)相连通,且所述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左右两端的圆周面上设置的螺旋形油槽(101)均为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池伟陆昌余郭海涛赵红阳吴淳生胡扬州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