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35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由上凸平台、下凹平台、左侧面(3)、右侧面(4)、前端面(5)、后端面(6)、前后贯穿的空心(11)、缝线面(8)、肩部(9)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由一个平整的铺浆面(1)和铺浆面的两侧的斜面(7)构成;所述的下凹平台由一个平整的坐浆面(2)和坐浆面两侧的斜面(12)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与下凹平台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砌块的脚部(13)至坐浆面(2)的尺寸小于砌块的肩部(9)至铺浆面(1)的尺寸,中间留出的缝刚好等于缝线面(8)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砌块具有隔热、隔音、通风和暗装、埋线铺管的功能。由于可以自动对正上、下砌块的位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比传统的施工效率提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使用的墙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技术介绍
建筑物使用的墙体材料,传统一直以烧结粘土砖为主,因粘土砖制造时要耗用大量的粘土,破坏了农田,同时烧结粘土砖又消耗大量燃料,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所以国家限制并禁止使用粘土砖。代替粘土砖的产品目前有灰砂砖,加气水泥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上述几种墙体材料在施工砌制过程中,都是用人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程度要求高,而且工效较低,砌制的墙体质量受工人的技术程度影响而差异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该混凝土空心砌块不用人工调正,对工人的技术程度要求不高,省去砌制时人工调正的过程,提高了工效,墙面非常平整,节省墙面抹灰的灰浆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由上凸平台、下凹平台、左侧面、右侧面、前端面、后端面、前后贯穿的空心、缝线面、肩部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由一个平整的铺浆面和铺浆面的两侧的斜面构成;所述的下凹平台由一个平整的坐浆面和坐浆面两侧的斜面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与下凹平台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砌块的脚部至坐浆面的尺寸小于砌块的肩部至铺浆面的尺寸,中间留出的缝刚好等于缝线面的尺寸。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四角留有四条倒角面。所述的左侧面或右侧面预留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的大小可以放进电制底盒。所述的铺浆面和坐浆面留有纵向暗铺电线的圆孔。所述的上凸平台配有与之相适配的凹形封口砌块。所述的下凹平台配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形封口砌块。所述上凸平台配有与之相适配的凹形转角搭接砌块。所述下凹平台配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形转角搭接砌块。所述的前后贯穿的空心配有与之相适配的封口砌块。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砌块具有隔热、隔音、通风和暗装、埋线铺管的功能。由于可以自动对正上、下砌块的位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比传统的施工效率提高,制造的墙体表面非常平整,是代替粘土红砖的较好新墙体材料。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带预留方形孔的配合砌块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凹型封口砌块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凸型封口砌块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转角凹型搭接砌块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转角凸型搭接砌块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椭圆型封口砌块示意图。图中1--铺浆面、2--坐浆面、3--左侧面、4--右侧面、5--前端面、6--后端面、7--铺浆面的两侧的斜面、8--缝线面、9--肩部、10--倒角面、11--空心、12--坐浆面两侧的斜面、13--砌块的脚部、14--圆孔、15--方形孔、16--凹形封口砌块、18-凸形封口砌块、20--凹形转角搭接砌块、21--纵向凹形平台、22--横向凹形平台、24--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5--纵向凸形平台、26横向凸形平台、30--空心封口砌块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由上凸平台、下凹平台、左侧面3、右侧面4、前端面5、后端面6、前后贯穿的空心11、缝线面8、肩部9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由一个平整的铺浆面1和铺浆面的两侧的斜面7构成;所述的下凹平台由一个平整的坐浆面2和坐浆面两侧的斜面12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与下凹平台大小和形状相适配,当上、下两块砌块用砂浆粘结时,上、下砌块自动对正位置,不发生左、右偏移;砌块的脚部13至坐浆面2的尺寸小于砌块的肩部9至铺浆面1的尺寸,中间留出的缝刚好等于缝线面8的尺寸,这样上、下两砌块粘结后形成一条横向的缝隙,缝隙可以使上、下两砌块达到最大面积的粘结,同时使墙体抹灰时,抹灰的垂直面每隔一个砌块横向嵌进一条灰缝,使抹灰层与墙体结合更牢固,不产生剥离现象。砌块的四角留有四条倒角面10,使砌块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因碰撞缺角,施工时不割伤工人的手部,同时抹灰时,灰浆容易进入缝隙。砌块的前、后端面5、6用砂浆进行横向的粘结。椭圆型空心11穿过前、后端面5、6,既可减轻砌块的重量,又可用作电线横向布线和墙体通气的通道用。图2所示,为了暗装电线,所述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左侧面3或右侧面4预留方形孔15,所述的方形孔15的大小可以放进电制底盒。当墙体需要预留电制底盒时,在相应位置砌进带预留方孔的砌块,安装电线时将预留的方形孔15去掉即可。为了纵向暗铺电线在砌块铺浆面1、坐浆面2各开有圆孔14,使电线可纵向布线。图3所示的凹形封口砌块16,刚好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上凸平台大小尺寸相适配,当凹型封口砌块16粘结盖住上凸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图4所示的凸形封口砌块18,刚好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下凹平台大小尺寸相适配,使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下部成为一个平整的底部。图5所示的凹形转角搭接砌块20,其上部的二分之一长部位是一个纵向凹形平台21,另二分之一长部位由横向凹形平台22,所述的这两个凹形平台21、22大小和形状都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上凸平台适配。图6所示的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其上部的二分之一长部位是纵向凸形平台25,另外二分之一长部位由横向凸形平台26,两个凸形平台25、26的大小,形状都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坐浆面2的下凹平台相适配。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与凹形转角搭接砌块20配合使用,当墙体需要转90度弯或T型墙体时,增大两墙体联结的强度。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的底部与凹形转角搭接砌块20的底部用砂浆粘结,成为一个上、下两面都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铺浆面1的上凸平台和坐浆面2下凹平台相适配的实心砌块,起二堵垂直角度的墙体互相搭接的作用,增大二墙体的连接强度。图7是空心封口砌块30,形状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空心11适配,如窗门洞两侧由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墙体露出的空洞,可以用空心封口砌块30填补。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当需要直线砌制墙体时,先将凸型封口砌块18用砂浆在底部砌平,然后将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坐浆面2对正凸型封口砌块18的凸平面,中间用砂浆粘结,混凝土空心砌块会自动对正位。在需要留窗洞的地方用凹型封口砌块16将窗台平面砌平,先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铺浆面1上铺好砂浆,再将凹封口砌块16的下凹面对正铺浆面1,即可自动对正砌平。在窗或门洞的两侧用空心封口砌块30将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空洞11填平。在墙体需要留预埋电制合的地方,用带预留方形孔15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在该位置,当需要开孔时用锤子将预留方形孔15打掉即可,横向的椭圆形通道可作为铺电线的通道,竖向的圆孔14可作为竖向铺电线的通道用。当墙体需要转90度弯角或者作T形墙砌作时,在二堵墙体的交接处使用搭接配砖,在需要实行搭接的地方先在横向的墙体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铺浆面1上铺砂浆,将凹形转角搭接砖20的凹平面盖在上面,使凹形转角搭接砌块20底部朝向上方并铺砂浆,将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的底部与凹型转角搭接砌块24底部粘接,使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的横向凸平台26与横向墙体混凝土空心砌块铺浆面1,成为同方向,可继续进行第二层砌块的砌作。凹型转角搭接砌块20的纵向凹平台21与凸形转角搭接砌块24的横向凸平台26刚好与纵向墙体形成搭接,避免互相垂直墙体分离开裂,在合理的间距内使用搭接砌块,使二堵墙体的联结强度增大。本技术的主砌块规格可按国家标准生产,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正位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上凸平台、下凹平台、左侧面(3)、右侧面(4)、前端面(5)、后端面(6)、前后贯穿的空心(11)、缝线面(8)、肩部(9)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由一个平整的铺浆面(1)和铺浆面(1)的两侧的斜面(7)构成;所述的下凹平台由一个平整的坐浆面(2)和坐浆面两侧的斜面(12)构成;所述的上凸平台与下凹平台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砌块的脚部(13)至坐浆面(2)的尺寸小于砌块的肩部(9)至铺浆面(1)的尺寸,中间留出的缝刚好等于缝线面(8)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子光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