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29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涉及齿轮装配领域,包括凸轮(4)、传动轴(5)和制动弹簧(6),传动轴(5)一端与凸轮(4)配合,所述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8)配合,所述传动轴(5)与所述斜齿轮(8)设置有制动弹簧(6),所述斜齿轮(8)在所述传动轴(5)的传动力的作用下被安装至高速电机(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径向施加均匀受力的情况下,方便地将斜齿轮压入电机轴指定位置,保证斜齿轮的力度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且电机轴不会弯曲变形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轮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驱动机构用高速电机与斜齿轮过盈配合装配的组装,斜齿轮基本靠人力手工方式,通过外力直接将斜齿轮强压入电机轴上,在压装的过程中,电机轴与斜齿轮之间过盈配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突现,由于电机轴细长且斜齿轮压入的行程较大,在组装过程中电机轴的受力不匀,不可避免会发生电机轴折弯现象,而且不能精确控制斜齿轮的行程及压装推脱力的要求。在电机高速运行的过程中,轻微变形的造成电机轴径向偏移,产生动力噪声,长期运行会造成斜齿轮脱落的隐患,严重时会造成电机轴在电机内部卡死,从而发生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压装斜齿轮过盈配合造成电机轴的受力不均匀,致使电机轴弯曲变形,无法保证斜齿轮装入后推脱力达到要求问题的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在径向施加均匀受力的情况下,方便地将斜齿轮压入电机轴指定位置,保证斜齿轮的力度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且电机轴不会弯曲变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包括凸轮、第二传动轴和制动弹簧,第二传动轴一端与凸轮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斜齿轮设置有制动弹簧,所述斜齿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传动力的作用下被安装至高速电机。进一步地,还包括压装手柄、第一传动轴和固定侧板,所述压装手柄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凸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侧板并可在所述固定侧板纵向方向自由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轴为D型槽传动轴。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并固定于弹簧基座,所述制动弹簧与所述斜齿轮配合,用于减缓压入斜齿轮的运行速度,保证斜齿轮只在径向受力,弹簧基座作为整个装置的中枢轴,保证施力外力都均匀作用于装置中枢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斜齿轮与斜齿轮支架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高速电机与电机支架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所述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设置在所述高速电机背离所述斜齿轮的一侧;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在斜齿轮安装过程中对高速电机轴径向压力进行实时检测,根据斜齿轮压装行程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过压力阈值,作为一种电机轴的后备保护使用,防止电机轴由于受径向压力过大而使电机损坏,最终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地,弹簧基座、斜齿轮支架、电机支架和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依次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基座为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的中枢轴。技术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通过设置制动弹簧在斜齿轮径向施加均匀的力,可以方便将斜齿轮压入电机轴的指定位置,且通过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来确保斜齿轮的力度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并保证电机轴不会弯曲变形。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中,1-压装手柄,2-第一传动轴,3-固定侧板,4-凸轮,5-第二传动轴,6-制动弹簧,7-弹簧基座,8-斜齿轮,9-高速电机,10-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11-斜齿轮支架,12-电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如图1所示,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包括压装手柄1、第一传动轴2、固定侧板3、凸轮4、第二传动轴5、制动弹簧6、弹簧基座7、斜齿轮支架11、电机支架12和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10,斜齿轮8和高速电机9安装在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中。如图1所示,压装手柄1与第一传动轴2连接,第一传动轴2固定设置于固定侧板3并可在固定侧板3纵向方向自由转动,凸轮4通过第一传动轴2安装于固定侧板3,第二传动轴5一端与凸轮4配合,第二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斜齿轮8配合,第二传动轴5与斜齿轮8设置有制动弹簧6,制动弹簧6套设于第二传动轴5上并固定于弹簧基座7,制动弹簧6与斜齿轮8配合,弹簧基座7为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的中枢轴,施力外力都均匀作用于弹簧基座7,斜齿轮8与斜齿轮支架11配合,高速电机9与电机支架12配合,斜齿轮8与高速电机9共轴,弹簧基座7、斜齿轮支架11、电极支架12和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10依次间隔设置,压力传感报警检测仪10设置在高速电机9背离斜齿轮8的一侧。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人工按动压装手柄1,压装手柄1通过杠杆原理将压力传递到D型槽第一传动轴2上;D型槽第一传动轴2将径向压力传动至凸轮4,凸轮4在转动过程中与D型槽第一传动轴2保持相同的角速度,凸轮4转动的行程即为斜齿轮8在高速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安装行程;凸轮4通过挤压方式将来自D型槽第一传动轴2的传动力传送至第二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5将传动力传递至斜齿轮8,斜齿轮8在第二传动轴5的传动力的作用下被安装至高速电机9的电机轴,制动弹簧6减缓压入斜齿轮8的运行速度,保证斜齿轮8只在径向受力,凸轮4控制斜齿轮8的运动行程。本技术通过在生产线上批量安装检测验证装置的效果,用本装置生产的驱动专用设备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4)、第二传动轴(5)和制动弹簧(6),第二传动轴(5)一端与凸轮(4)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8)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5)与所述斜齿轮(8)设置有制动弹簧(6),所述斜齿轮(8)在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传动力的作用下被安装至高速电机(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4)、第二传动轴(5)和制动弹簧(6),第二传动轴(5)一端与凸轮(4)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8)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5)与所述斜齿轮(8)设置有制动弹簧(6),所述斜齿轮(8)在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传动力的作用下被安装至高速电机(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装手柄(1)、第一传动轴(2)和固定侧板(3),所述压装手柄(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5)连接,所述凸轮(4)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2)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板(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侧板(3)并可在所述固定侧板(3)纵向方向自由转动。4.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斜齿轮过盈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为D型槽传动轴。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锐李雪朋陈若兰
申请(专利权)人:德布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