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765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包括S1、组装自动压装设备,所述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S2、在玻璃安装槽与玻璃之间放置玻璃边条;S3调整安装架与压装架的水平位置,使得挡板与压装头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抵挡于玻璃上;S4、调整压装架的位置,调整移动板使得挡板的高度能够保证第一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第二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玻璃安装槽的槽底接触;S5、调整压装头的位置,使得压装头压向玻璃边条,并促使其卡入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其能够实现自动对玻璃边条进行压装同时密封固定玻璃边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边条特别是在门框或窗框上用于固定玻璃板。通过将玻璃固定边条插入在边框侧边的内侧面上预设的接缝中来安装玻璃固定边条。在边条所汇合的边框的角部上必须适合地使边条接合,从而实现密封封闭的边框结构。但现有技术的玻璃边条在使用时一是容易老化,老化后不容易清理;二是玻璃边条采用人工压装容易出现压装失稳,且人工安装时容易损伤玻璃边条;三是,玻璃边条对玻璃的密封性得不到保障,因此不适用需要真空的环境。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4649591A一种真空玻璃密封条,密封条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成一体,其特征是榫卯结构的空隙中有一个和榫卯结构空隙形状相同的胶垫。所用胶垫采用和密封胶相同或相似的材质。采用相同或相似材质胶垫和密封条,在加热熔化后彼此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胶垫是在摆放真空玻璃密封条时就放入榫卯结构中间的。又如中国专利CN102653458A及一种中空玻璃暖边复合间隔条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玻璃暖边复合间隔条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与两侧玻璃相适应的不锈钢板凹槽;还包括:不锈钢板;所述的不锈钢板的形状为一少一下横的“口”状;所述“口”状的上横线在所述的不锈钢板凹槽上部两侧之间并高于两侧顶点,左右两竖线与所述的不锈钢板凹槽两侧相对应;在所述不锈钢板的两竖线和不锈钢板凹槽两侧之间以及不锈钢板凹槽的底部还灌注聚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表面不锈钢凹槽上有不锈钢支撑,从而减小了中空玻璃中央部位绕曲的程度,从而避免了两款玻璃可能的接触并提高了中空玻璃的隔热性能。但其均是以改变玻璃边条的结构来实现中空密封安装,其首先对玻璃边条安装槽进行结构的改进,其次要对玻璃边条本身进行改进,另外,仍采用的是手工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能够实现自动对玻璃边条进行压装同时密封固定玻璃边条。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自动压装设备,所述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安装架包括沿安装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压装架与安装架平行设置,压装架包括挡板、第一压装导轨、第二压装导轨与压装头;第一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一侧的下端,第二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另一侧的下端;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平行设置;压装头同时安装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上,并能同时沿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同时压装头与挡板在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为平面;动力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移动板与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移动架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S2、在玻璃安装槽与玻璃之间放置玻璃边条;S3调整安装架与压装架的水平位置,使得挡板与压装头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抵挡于玻璃上;S4、调整压装架的位置,调整移动板使得挡板的高度能够保证第一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第二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玻璃安装槽的槽底接触;S5、调整压装头的位置,使得压装头压向玻璃边条,并促使其卡入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挡板的宽度不小于移动板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压装头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安装架与压装架间的间距不小于玻璃安装槽的槽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自动压装设备,所述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安装架包括沿安装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压装架与安装架平行设置,压装架包括挡板、第一压装导轨、第二压装导轨硅胶棒、与压装头;第一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一侧的下端,第二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另一侧的下端;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平行设置;压装头同时安装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上,并能同时沿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同时压装头与挡板在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为平面;硅胶棒设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端头,并位于压装头的下方,第一压装导轨的端头设有第一热电阻,第二压装导轨的端头设有第二热电阻,硅胶棒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电阻,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热电阻。动力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移动板与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移动架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S2、压装头与硅胶棒之间放置玻璃边条;S3调整安装架与压装架的水平位置,使得挡板与压装头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抵挡于玻璃上;S4、调整压装架的位置,调整移动板使得挡板的高度能够保证硅胶棒与玻璃安装槽的槽底接触;S5、开启第一热电阻与第二热电阻,硅胶棒熔融;再调整压装头的位置,使得压装头压向玻璃边条,并促使其卡入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挡板固定玻璃,采用压装头向下挤压玻璃边条,有效实现玻璃边条安装的自动化,同时使得所有玻璃边条均匀填充于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避免人工安装过程对玻璃边条的损伤;本申请采用硅胶固定玻璃边条,有效防止因玻璃边条老化造成玻璃松弛,又能方便玻璃边条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方法所涉及的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本申请方法所涉及的装置常规状态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移动板;3、移动架3;4、第一热电阻;5、挡板;6、第一压装导轨;7、硅胶棒;8、压装头;9、第二压装导轨;10、第二热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玻璃边条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1、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安装架1包括沿安装架1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压装架与安装架1平行设置,压装架包括挡板5、第一压装导轨6、第二压装导轨9与压装头8;第一压装导轨6的一端设于挡板5一侧的下端,第二压装导轨9的一端设于挡板5另一侧的下端;第一压装导轨6与第二压装导轨9平行设置;压装头8同时安装于第一压装导轨6与第二压装导轨9上,并能同时沿第一压装导轨6与第二压装导轨9的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同时压装头8与挡板5在背对于安装架1的一面为平面;动力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移动板与移动架3;移动架3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挡板5上,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1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1上,即移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滚轮(或者第一滑块),第一滚轮设于第一轨道中;移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滚轮(或者第二滑块),第二滚轮设于第二轨道中;移动架3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压装导轨6与第二压装导轨9,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1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自动压装设备,所述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安装架包括沿安装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压装架与安装架平行设置,压装架包括挡板、第一压装导轨、第二压装导轨与压装头;第一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一侧的下端,第二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另一侧的下端;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平行设置;压装头同时安装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上,并能同时沿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同时压装头与挡板在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为平面;动力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移动板与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移动架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S2、在玻璃安装槽与玻璃之间放置玻璃边条;S3调整安装架与压装架的水平位置,使得挡板与压装头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抵挡于玻璃上;S4、调整压装架的位置,调整移动板使得挡板的高度能够保证第一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第二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玻璃安装槽的槽底接触;S5、调整压装头的位置,使得压装头压向玻璃边条,并促使其卡入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自动压装设备,所述自动压装设备包括安装架、压装架以及动力机构;安装架包括沿安装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压装架与安装架平行设置,压装架包括挡板、第一压装导轨、第二压装导轨与压装头;第一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一侧的下端,第二压装导轨的一端设于挡板另一侧的下端;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平行设置;压装头同时安装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上,并能同时沿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同时压装头与挡板在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为平面;动力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移动板与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移动架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另一端以能沿安装架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上;S2、在玻璃安装槽与玻璃之间放置玻璃边条;S3调整安装架与压装架的水平位置,使得挡板与压装头背对于安装架的一面抵挡于玻璃上;S4、调整压装架的位置,调整移动板使得挡板的高度能够保证第一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第二压装导轨的底端与玻璃安装槽的槽底接触;S5、调整压装头的位置,使得压装头压向玻璃边条,并促使其卡入玻璃与玻璃安装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挡板的宽度不小于移动板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装头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压装导轨与第二压装导轨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朵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