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28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自动上料与下料工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用性强,上下料过程平稳高效;通过在工作台一侧设置上料装置,完成待修整砂轮的自动上料;利用位移传感器、时间控制器实现电动杆、第一电机的自动启停,实现待修整工件从储料件到工作台的上料工作;利用传料件驱动轮的偏心距远离推动待修整工件;通过在磨床工作台一侧设置下料装置,完成待修整砂轮的自动上料;利用重量传感器、限位开关控制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自动启停,实现已修整砂轮从磨床工作台到下料装置的下料工作;利用升降杆与第二轴之间的螺纹传动推动输送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
本技术涉及磨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机械行业的振兴,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曲轴磨等大直径砂轮的需求迅速增长,因而生产砂轮厂家的数量增多,砂轮发展趋于高速化,砂轮是由结合剂将磨料颗粒粘结而成的多孔体,其中每一个磨粒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不规则的刀齿,可以看成是无数刀齿的铣刀。砂轮在制造完成后,需要利用磨床进行修整,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磨床可以对砂轮做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但是现有的磨床在加工时,通常采用人工上料、下料,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一些使用自动化上下料设备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具有自动上下料,加工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滑座、砂轮箱、吸盘、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床身上设有工作台、立柱,工作台上设有吸盘,立柱位于工作台后侧,立柱上设有滑座、砂轮箱,砂轮箱内设有砂轮,床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装置与工作台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上料装置包括储料台、储料件、传料件;储料台一侧与工作台相连,储料台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储料台另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传料件;储料台上设有放料孔,放料孔正下方设有储料件,储料件包括底盘、放料杆、放料盘,放料杆固定在底盘圆心处,放料盘穿过放料杆,放料杆与放料盘之间滑动连接;放料盘与底盘之间设有多个电动缸,电动缸围绕放料盘中心轴线环形分布,电动缸的推杆与放料盘下端面固定;放料杆上设有多个待修整砂轮,待修整砂轮位于放料盘上方;底盘上端面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与电动缸之间电连接,电动缸与第一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传料件包括第一电机、安装架、驱动轮、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槽;驱动轮位于移动环内,驱动轮与移动环滑动相连,移动环宽度与驱动轮直径相等;移动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均与导向槽滑动相连,第一导向杆未与移动环相连的一端设有弧形推杆;驱动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远离驱动轮圆心,驱动轴位于安装孔内,驱动轴远离驱动轮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与第二位移传感器之间电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下料装置包括输送件、平移台,平移台上设有滑槽,滑槽前后两侧设有导轨,输送件位于平移台上,输送件与导轨滑动相连;滑槽正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轴相连;平移台上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第二电机之间电连接;滑槽远离传送带的一端设有限位块;输送件包括底板,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安装柱,输送板穿过安装柱,输送板与安装柱滑动连接,输送板上端面设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位于输送板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输送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轴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轴固定在隔板上,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轴固定在隔板上;第二轴为中空结构,第二轴穿过隔板,第二轴上部设有内螺纹;升降杆位于第二轴内,升降杆中心轴线与圆孔中心轴线重合,升降杆上设有外螺纹,升降杆与第二轴螺纹连接,升降杆上端面与输送板下端面相连;重量传感器与第三电机之间通过编码器电连接;底板下端面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滑块位于导轨内,齿条靠近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第三电机之间电连接。所述安装架上端面高于储料台上端面。所述位移传感器为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移动环两端为弧形段,中间为直线段。所述底板、隔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输送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二轴与隔板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所述传送带倾斜设置。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自动上料与下料工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用性强,上下料过程平稳高效;(2)通过在工作台一侧设置上料装置,完成待修整砂轮的自动上料;利用位移传感器、时间控制器实现电动杆、第一电机的自动启停,实现待修整工件从储料件到工作台的上料工作;利用传料件驱动轮的偏心距远离推动待修整工件;(3)通过在磨床工作台一侧设置下料装置,完成待修整砂轮的自动上料;利用重量传感器、限位开关控制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自动启停,实现已修整砂轮从磨床工作台到下料装置的下料工作;利用升降杆与第二轴之间的螺纹传动推动输送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料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上料装置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下料装置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下料装置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输送件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输送件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底板仰视图。图10为本技术控制原理图。图中:1-工作台,2-上料装置,3-储料台,4-储料件,5-传料件,6-第一位移传感器,7-安装槽,9-放料孔,10-底盘,11-放料杆,12-放料盘,13-电动缸,14-待修整砂轮,15-第二位移传感器,16-第一时间控制器,18-安装架,19-驱动轮,20-导向槽,21-移动环,22-第一导向杆,23-第二导向杆,24-弧形推杆,25-驱动轴,26-第一电机,28-第二时间控制器,29-安装孔,102-下料装置,103-传送带,104-输送件,105-平移台,106-滑槽,107-导轨,108-第一齿轮,109-第二电机,110-重量传感器,112-底板,113-安装柱,114-输送板,115-弧形挡板,116-隔板,117-支撑柱,118-第三电机,119-第二齿轮,120-第三齿轮,121-第一轴,122-第二轴,123-升降杆,124-齿条,125-滑块,126-限位开关,127-已修整砂轮,128-编码器,201-床身,202-工作台,203-立柱,204-滑座,205-砂轮箱,206-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包括床身201、工作台202、立柱203、滑座204、砂轮箱205、吸盘206、上料装置2、下料装置102;床身201上设有工作台202、立柱203,工作台202上设有吸盘206,立柱203位于工作台202后侧,立柱203上设有滑座204、砂轮箱205,砂轮箱205内设有砂轮,床身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料装置2、下料装置102,下料装置102与工作台202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上料装置2包括储料台3、储料件4、传料件5;储料台3一侧与工作台2021相连,储料台3与磨床工作台2021之间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15,储料台3另一侧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设有传料件5;储料台3上设有放料孔9,放料孔9正下方设有储料件4,储料件4包括底盘10、放料杆11、放料盘12,放料杆11固定在底盘10圆心处,放料盘12穿过放料杆11,放料杆11与放料盘12之间滑动连接;放料盘12与底盘10之间设有多个电动缸13,电动缸13围绕放料盘12中心轴线环形分布,电动缸13的推杆与放料盘12下端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滑座、砂轮箱、吸盘、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床身上设有工作台、立柱,工作台上设有吸盘,立柱位于工作台后侧,立柱上设有滑座、砂轮箱,砂轮箱内设有砂轮,床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装置与工作台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上料装置包括储料台、储料件、传料件;储料台一侧与工作台相连,储料台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储料台另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传料件;储料台上设有放料孔,放料孔正下方设有储料件,储料件包括底盘、放料杆、放料盘,放料杆固定在底盘圆心处,放料盘穿过放料杆,放料杆与放料盘之间滑动连接;放料盘与底盘之间设有多个电动缸,电动缸围绕放料盘中心轴线环形分布,电动缸的推杆与放料盘下端面固定;放料杆上设有多个待修整砂轮,待修整砂轮位于放料盘上方;底盘上端面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与电动缸之间电连接,电动缸与第一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传料件包括第一电机、安装架、驱动轮、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槽;驱动轮位于移动环内,驱动轮与移动环滑动相连,移动环宽度与驱动轮直径相等;移动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均与导向槽滑动相连,第一导向杆未与移动环相连的一端设有弧形推杆;驱动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远离驱动轮圆心,驱动轴位于安装孔内,驱动轴远离驱动轮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与第二位移传感器之间电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下料装置包括输送件、平移台,平移台上设有滑槽,滑槽前后两侧设有导轨,输送件位于平移台上,输送件与导轨滑动相连;滑槽正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轴相连;平移台上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第二电机之间电连接;滑槽远离传送带的一端设有限位块;输送件包括底板,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根安装柱,输送板穿过安装柱,输送板与安装柱滑动连接,输送板上端面设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位于输送板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输送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轴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轴固定在隔板上,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轴固定在隔板上;第二轴为中空结构,第二轴穿过隔板,第二轴上部设有内螺纹;升降杆位于第二轴内,升降杆中心轴线与圆孔中心轴线重合,升降杆上设有外螺纹,升降杆与第二轴螺纹连接,升降杆上端面与输送板下端面相连;重量传感器与第三电机之间通过编码器电连接;底板下端面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滑块位于导轨内,齿条靠近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第三电机之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滑座、砂轮箱、吸盘、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床身上设有工作台、立柱,工作台上设有吸盘,立柱位于工作台后侧,立柱上设有滑座、砂轮箱,砂轮箱内设有砂轮,床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装置与工作台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上料装置包括储料台、储料件、传料件;储料台一侧与工作台相连,储料台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储料台另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传料件;储料台上设有放料孔,放料孔正下方设有储料件,储料件包括底盘、放料杆、放料盘,放料杆固定在底盘圆心处,放料盘穿过放料杆,放料杆与放料盘之间滑动连接;放料盘与底盘之间设有多个电动缸,电动缸围绕放料盘中心轴线环形分布,电动缸的推杆与放料盘下端面固定;放料杆上设有多个待修整砂轮,待修整砂轮位于放料盘上方;底盘上端面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与电动缸之间电连接,电动缸与第一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传料件包括第一电机、安装架、驱动轮、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槽;驱动轮位于移动环内,驱动轮与移动环滑动相连,移动环宽度与驱动轮直径相等;移动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均与导向槽滑动相连,第一导向杆未与移动环相连的一端设有弧形推杆;驱动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远离驱动轮圆心,驱动轴位于安装孔内,驱动轴远离驱动轮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与第二位移传感器之间电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时间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下料装置包括输送件、平移台,平移台上设有滑槽,滑槽前后两侧设有导轨,输送件位于平移台上,输送件与导轨滑动相连;滑槽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留保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飞宇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