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25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待加工的轮毂正面朝上地依次经过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后被装夹于工作平台的上方,工作平台上正对轮毂开设有加工让位孔,加工让位孔的下方设置有斜刷组件,斜刷组件包括斜毛刷和斜刷驱动装置,斜毛刷倾斜设置,并由斜刷驱动装置驱动穿过加工让位孔到达轮毂的轮辐R角处。上述去毛刺机构中角度、位置可调的斜毛刷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轮毂中,轻松到达轮辐R角的位置,杜绝加工死角,从而提高了去毛刺效果,避免二次加工,更为一体化自动生产设备提供了集成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一般包括轮毂本体、若干条轮辐和轮辋,轮毂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轮轴的孔,轮辐固定连接于轮毂本体和轮辋之间,形成多个轮毂窗口。轮毂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毛刺,为了产品的美观,需要进行去毛刺处理,然而轮毂上存在许多加工死角,如轮毂上的轮辐R角,即轮辐连接轮辋的内侧拐角处,以及轮毂窗口角落等,用普通毛刺机去除毛刺效果不理想,经常出现毛刷打磨不到的情况,无法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必要时只能由人工二次打磨,显然不经济实用,且降低了工作效率。故希望针对轮毂上的轮辐R角设计专用的去毛刺设备,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解决现有去毛刺机存在加工死角、去毛刺效果差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待加工的轮毂正面朝上地依次经过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待加工的轮毂正面朝上地依次经过所述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后被装夹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平台上正对轮毂开设有加工让位孔,所述加工让位孔的下方设置有斜刷组件,所述斜刷组件包括斜毛刷和斜刷驱动装置,所述斜毛刷倾斜设置,并由所述斜刷驱动装置驱动穿过所述加工让位孔到达轮毂的轮辐R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待加工的轮毂正面朝上地依次经过所述轮毂输送装置、轮毂抬起装置和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后被装夹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平台上正对轮毂开设有加工让位孔,所述加工让位孔的下方设置有斜刷组件,所述斜刷组件包括斜毛刷和斜刷驱动装置,所述斜毛刷倾斜设置,并由所述斜刷驱动装置驱动穿过所述加工让位孔到达轮毂的轮辐R角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输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的动力轮由输送带电机同步驱动,所述斜刷组件无障碍运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且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轮毂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抬起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的抬起板,所述抬起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另一端由抬起气缸顶住,两个抬起气缸同步控制对应抬起板起伏,且所述抬起板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抬起板的平面不超过输送带所在平面,所述抬起板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抬起板的平面超出输送带所在平面,所述斜刷组件无障碍运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抬起板之间,且两个所述抬起板之间的间距小于轮毂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的轮辐R角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夹紧旋转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外侧的夹紧板,所述工作平台上对应两个夹紧板设置有两组滑动轨道,两个所述夹紧板分别架设于所述滑动轨道上且由夹紧气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匡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润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