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00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先将膜表面亲水化改性处理,然后用全氟化合物进行局部氟化处理,在亲水性膜表面形成均匀、非连续的“氟岛结构”。通过亲水结构和疏油结构的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提高膜表面的抗污染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表面,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尤其是耐油污染性。表面具有氟岛结构的膜,可降低油类污染物与膜表面的粘附牢固程度,从而有利于在料液剪切力的作用下,将污染物驱离膜表面,减少了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因而可显著降低膜污染程度,使得稳定膜通量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领域,涉及膜污染问题的解决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膜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筛孔分离是超微滤的主要分离机理,即在一定的操作压力下,滤膜只容许溶剂和小于膜孔径的溶质透过,而不允许大于膜孔径的溶质透过,从而完成对料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膜分离工艺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膜污染。膜污染是指在过滤过程中,料液中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吸附、沉积在膜表面或膜孔内致使膜孔径缩小或堵塞,使膜通量与膜分离效率均产生降低的现象。可以说,料液一旦与膜表面接触,膜污染即开始。膜污染的表现为膜通量的减少(恒压力)和跨膜压力的增加(恒通量)。当超/微滤膜,与成分复杂的原料液接触时,原料液中的一些成分就会立刻在膜表面吸附,并随着膜过滤过程的进行,逐渐在膜表面累积,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一般而言,膜的分离体系均为水相体系,水体中的污染物通常是腐殖酸、蛋白等疏水性物质,容易在亲油疏水膜(PP、PE)表面发生吸附,引发膜污染进程,亲水性的膜表面不易被污染。在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其特征在于:在亲水化改性过的分离膜表面非连续接枝有疏油的全氟链段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其特征在于:在亲水化改性过的分离膜表面非连续接枝有疏油的全氟链段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膜材料为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膜为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平板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链段化合物为全氟辛酸、全氟辛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表面为氟岛结构的抗污染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对分离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处理;⑵在步骤⑴处理后的膜表面接枝疏油的全氟链段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⑴所述的亲水化改性是将膜表面进行羧基化改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基化改性是在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表面进行胺化改性,在膜表面引入胺基活性基团;随后通过马来酸酐与胺基的酰胺化反应在膜表面引入具有pH响应的荷负电性的羧基基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的具体方法包括两步骤:⑴以无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龙马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