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雄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56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建筑板材,具有板体[1],其特征在于:板体[1]上设有定位孔[2]及联接加强筋[3],板体[1]的四个侧面可采用斜面、阶面、波形面或人字梯形面等造型。(*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板材,特别是指一种可用作墙体或楼板的可拼接的建筑板材。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房屋时,墙体多采用砖体,如红砖、空心砖等,其中实心粘土砖正在逐渐被禁止使用,这种砖墙的堆砌费工费时,同时对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要求。为改善这种状况,不少人考虑到运用板材代替砖体的方案,其中有些申报了国家专利,如一种造型墙板、加气陶粒混凝土金属网轻质墙板、多功能强泥保温隔音隔墙板等,它们有的采用汽钉将板体准确牢固,方便快捷地与连接体表面定位胶合连成一片,有的在水泥浆料中加入强而轻的小陶粒并压入通过空压制泡后的皂香发泡剂作为填充料制成的墙体,并在墙体的某些部位设有金属网。这些专利的普遍缺陷是对板材的原料配方需仔细把握,材料品质尚不明确,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普通材料组成,可依需要设有多种坡面结构可拼接的新型建筑板材。技术方案主要是它具有板体1,板体1上设有定位孔2及联接加强筋3,板体1的四个侧面可采用斜面、阶面、波形面或人字梯形面等造形,如图7至图10所示。另外,这种新型建筑板材的定位孔也可用凸脊代替,在凸脊上可设定位装置也可不设,凸脊本身既起加固支撑板材的作用,同时也起定位之作用。使用时,根据需要,如阶面板材能更好地与房屋梁搭配衔接,在需要将板材加厚如作承重墙时,则采用人字梯形面板材,这种结构可增加联接筋,增大墙体强度。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使用时,将两块侧面同为斜面的建筑板材对接,首先用定位孔2定位,再将联接加强筋3焊接或扎紧,形成焊接或联接点4,然后将与建筑板材材料一致的混凝土5灌注连接槽内,干燥后将两板材联接成一整体,多块联接使用亦与此相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①多种坡面造型,可应用于墙体的各个部位;②普通材质,性能可靠,质量有保证,故可大力推广生产使用;③这种新型建筑板材为预制有筋混凝土板,能人工用模具在简易场地生产,也能机械浇模成型,实现大规模生产;④由于此板材具有可塑性及成型后的可锯性,使得拼接组合后的板体能适应较广泛的用途;⑤选用不同标号的水泥和不同材质的筋(如钢、竹、木等硬质筋),即可满足不同使用要求,也利于控制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侧面的斜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侧面的阶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侧面的波形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侧面的人字梯形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两块拼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具有板体1,板体1上设有定位孔2及联接加强筋3,板体1的四个侧面可采用斜面、阶面、波形面或人字梯形面等造型,如图7至图10所示。另外,这种新型建筑板材的定位孔2也可用凸脊6代替,在凸脊6上可设亦可不设定位装置7。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建筑板材,具有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上设有定位孔及联接加强筋,板体的四个侧面可采用斜面、阶面、波形面或人字梯形面等造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定位孔也可用凸脊代替,在凸脊上可设亦可不设定位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板材,它具有板体,在板体上设有定位孔或凸脊及联接加强筋,并根据不同需要侧面可设计成多种形状的面,可应用于墙体的各个部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又因其为普通材料制成,性能可靠,故可大力推广生产使用。文档编号E04C2/30GK2578438SQ0227762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罗雄武, 罗祺 申请人:罗雄武, 罗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雄武罗祺
申请(专利权)人:罗雄武罗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