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435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透镜元件的错位的摄像镜头单元及其简易的制造方法。一种摄像镜头单元(1),第一透镜元件(10)、第二透镜元件(20)、第三透镜元件(30)、第四透镜元件(40)以及第五透镜元件(50)的相邻的透镜元件彼此,镜筒(2)与第一透镜元件(10),以及镜筒(2)与第五透镜元件(50),都是通过由真空紫外光照射形成的表面改性部而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镜头单元以及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上述
中,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下技术:具备多片摄像透镜和保持摄像透镜的筒状的透镜筒,透镜筒具备对着摄像镜头的一面侧的透镜支持部和对着摄像镜头的另一面侧的透镜保持部,位于成像面侧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具备筒插入部和透镜推压部,该透镜推压部比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并具备对置面,该对置面位于与透镜保持部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在端面与对置面之间填充粘接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11-53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摄像装置,因为在外周部将透镜筒的透镜保持部和后方透镜粘接,所以制造非常困难。另外,因为被收纳于透镜筒内部的构件仅通过后方透镜的粘接而被保持,所以若对摄像装置施加热冲击或物理冲击等,则内部结构可能产生错位。此时,会出现光学性能降低且画质恶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镜筒和收纳于所述镜筒中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多个透镜元件,多个透镜元件分别具有透镜部以及位于透镜部周围的边缘部,在边缘部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将相邻的透镜元件的表面改性部结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在镜筒的与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抵接并与光轴垂直的承受面以及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与镜筒的承受面通过表面改性部结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在配置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边缘部的外周面的表面改性部与在镜筒上形成的表面改性部通过压入的加压力结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在镜筒的最靠近像侧还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用于固定多个透镜元件的环状固定构件,在环状固定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环状固定构件的外周面的表面改性部与在镜筒上形成的表面改性部通过压入的加压力结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该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镜筒和收纳于镜筒中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多个透镜元件,多个透镜元件分别具有透镜部以及位于透镜部周围的边缘部,所述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对透镜元件的边缘部照射真空紫外光来形成表面改性部的表面改性工序;对表面改性部加压来使透镜元件彼此结合的结合工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对镜筒的与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抵接并与光轴垂直的承受面上以及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内周面照射真空紫外光来形成表面改性部的表面改性工序;对透镜元件的边缘部和镜筒的各个表面改性部加压来进行结合的结合工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对配置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的外周面照射真空紫外光来形成表面改性部的表面改性工序;透镜元件的边缘部的外周面与镜筒的内周面通过压入的加压力结合的结合工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在镜筒的最靠近像侧还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用于固定多个透镜元件的环状固定构件,所述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对环状固定构件的外周面照射真空紫外光来形成表面改性部的表面改性工序;将所述环状固定构件压入所述镜筒的内周进行结合的结合工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在上述通过真空紫外光照射实现的表面改性工序的前后或在进行结合工序时,包括加热表面改性部的加热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加压来使构件结合。因此,能够得到不使用粘接剂等,容易组装,且抗热冲击和物理冲击强的摄像镜头单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剖视图。图2A、图2B是示出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的镜筒的图。图3是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的透镜组件的分解图。图4是说明透镜元件的涂层区域以及非涂层区域的剖视图。图5A、图5B、图5C、图5D是说明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图6A、图6B、图6C、图6D是接图5D继续说明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图7A、图7B是接图6D继续说明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的镜筒以及环状固定构件的剖视图。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是说明图8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图11A、图11B是接图10D继续说明图8的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1A…摄像镜头单元2、2A…镜筒3、3A…周壁部3a、3c…内周面3b…棱4…前壁部4a…开口4b…承受面6…后方遮光环6a…外周面7…透镜组件8、9…表面改性部10…第一透镜元件20…第二透镜元件30…第三透镜元件40…第四透镜元件50…第五透镜元件11、21、31、41、51…透镜部12、22、32、42、52…边缘部13…抵接面23、33、43、53…环状阶梯部14、24、34、44、54…环状阶梯部23a、33a、43a、53a…圆锥状倾斜面14a、24a、34a、44a、54a…圆锥状倾斜面23b、33b、43b、53b…圆环状平面14b、24b、34b、44b、54b…圆环状平面55…外周面16、26、36、46、56…防反射膜17、27、37、47、57…表面改性部63…环状角部63a…圆锥状倾斜面63b…圆环状平面60…遮光板P…光轴C…涂层区域NC…非涂层区域F…红外截止滤光片S…摄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仅是一个示例,能够自由地进行变形或变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为以下记载的内容。(第一实施方式)利用图1至图7B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单元。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单元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A、图2B是示出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的镜筒的图。图2A是从后方观察的图,图2B是剖视图。图3是图1的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的透镜组件的分解图。图4是说明透镜元件的涂层区域以及非涂层区域的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以及图3的左侧定义为前方(或物体侧),将右侧定义为后方(或像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单元1被装配在例如移动信息终端的相机中,与摄像传感器S和红外截止滤光片F组合使用。摄像镜头单元1具有镜筒2和收纳于镜筒2中的透镜组件7。镜筒2例如由添加了碳的聚碳酸酯等的黑色且不透光的树脂形成。镜筒2由前后开口的圆筒状的周壁部3和在中央具有开口4a的前壁部4构成。在前壁部4的后方形成有透镜元件的承受面4b。承受面4b以相对光轴P垂直的方式形成。另外,后述的第一透镜元件10与承受面4b抵接。如图2A所示,在周壁部3的内周面3a上,形成有多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棱3b。如图2B所示,在镜筒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表面改性部8。该表面改性部8是通过照射波长为100nm~200nm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镜筒和收纳于所述镜筒中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多个透镜元件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镜元件分别具有透镜部以及位于透镜部周围的边缘部,在所述边缘部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相邻的透镜元件通过所述表面改性部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2 JP 2017-110499;2018.04.27 JP 2018-086561.一种摄像镜头单元,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镜筒和收纳于所述镜筒中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多个透镜元件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镜元件分别具有透镜部以及位于透镜部周围的边缘部,在所述边缘部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相邻的透镜元件通过所述表面改性部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具有承受面以及圆筒状的内周面,所述承受面与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元件的所述边缘部抵接并与光轴垂直,所述内周面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承受面以及所述内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所述透镜元件的所述边缘部与所述镜筒的承受面通过所述表面改性部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部通过相互加压而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透镜元件中,在配置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元件的边缘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所述边缘部的外周面与所述镜筒通过压入而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透镜元件的边缘部上,形成有与相邻的透镜元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表面改性部至少形成于所述抵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通过加压而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摄像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筒的最靠近像侧还具有环状固定构件,所述环状固定构件由树脂材料形成,用于固定多个所述透镜元件,在所述环状固定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过真空紫外光的照射而生成的表面改性部,所述环状固定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周面通过压入而结合。8.一种摄像镜头单元的制造方法,该摄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间宣行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