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84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其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止回管,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滤芯本体内,所述止回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端盖上,且所述止回管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出油孔相连通,进入到所述滤芯本体内的机油需要先从所述止回管的上端流入到所述止回管内,才能从所述出油孔向外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停机后,当滤芯本体内的机油被排放至低于止回管的上端时,机油便不能再从出油孔向外排出,从而保证发动机停机后润滑系统内的管路内预留有一定的机油,以避免下次启动发动机后润滑系统出现干摩擦现象,达到保护发动机并提升发动机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滤清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
技术介绍
环保滤清器是指通过滤纸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的配件,常见的环保滤清器是在滤芯本体外设有折叠的滤纸,通常都是利用这个滤纸来对液体进行过滤,起到去除杂质的作用。现有的环保滤清器在发动机停机后,由于无法阻止机油继续流动,从而导致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管路内的机油被排空,当发动机相隔较久而再次启动时,润滑系统可能出现干摩擦现象,从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虽然可以在相应的管路上设置止回阀,但这必然会影响机油的流量,另外,单独增设止回阀不仅占用额外空间并导致结构复杂,还会增加成本。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从而克服现有的环保滤清器在发动机停机后,由于无法阻止机油继续流动而导致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管路内的机油被排空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其包括滤芯本体,其中,还包括一止回管,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滤芯本体内,所述止回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端盖上,且所述止回管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出油孔相连通,进入到所述滤芯本体内的机油需要先从所述止回管的上端流入到所述止回管内,才能从所述出油孔向外排出。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本体的所述下端盖、所述出油孔以及所述止回管一体成型。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回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滤芯本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回管为直线状的圆柱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停机后,当滤芯本体内的机油被排放至低于止回管的上端时,机油便不能再从出油孔向外排出,从而保证发动机停机后润滑系统内的管路内预留有一定的机油,以避免下次启动发动机后润滑系统出现干摩擦现象,达到保护发动机并提升发动机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牢靠、成本低且不占用额外空间的优点,其不会影响机油流量,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把止回管设置成不同的高度和管径,以使得在润滑系统内预留的机油存量达到设计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在发动机正常启动工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在发动机停机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滤芯本体,2-下端盖,3-出油孔、4-止回管、5-放油孔搭子、6-滤纸、7-上端盖、8-旁通阀、9-机油液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的结构示意图,该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包括滤芯本体1以及止回管4。参考图1,滤芯本体1为常规的滤芯结构,滤芯本体1具体包括骨架、上端盖7、下端盖2以及滤纸6、骨架起到固定整个环保滤芯的作用,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计算确定其结构形状和大小,骨架固定于环保滤清器的器壳内。滤纸6根据产品要求的过滤效率要求选择材料,滤纸6黏贴在骨架上后,在滤纸6的1/3和2/3处涂一圈加固胶,以均匀滤纸6的间距,防止滤纸6受热和机油冲击变形堆积、从而提升使用寿命。上端盖7和下端盖2分别盖设于滤纸6的上端和下端,进入环保滤清器的器壳内的机油需要先经过滤纸6的过滤才能进入到滤芯本体1的内部。下端盖2上设置有出油孔3,进入到滤芯本体1内部的机油最终从出油孔3向外排出。优选地,可以在下端盖2上集成有放油孔搭子5,滤芯本体1安装于器壳内时,放油孔搭子5的外壁通过密封圈与器壳的放油孔配合以堵住放油孔,当把滤芯本体1拆下来时,放油孔搭子5便脱离放油孔,以便于器壳内剩下的机油回流到发动机的油底壳中。另外,还可以在上端盖7上集成有一个旁通阀8,当环保滤清器芯发生堵塞时,器壳内待过滤的机油的油压会升高,达到一定的压力值时,便能克服旁通阀8的作用力使旁通阀8打开,让未经过滤的机油不需要经过滤纸6便能直接进入到滤芯本体1内,再流回发动机中使用,避免发动机中因没有机油而受到损伤。继续参考图1,止回管4位于滤芯本体1内,优选地,止回管4为直线状的圆柱管,止回管4与滤芯本体1两者之间可以是同轴分布。止回管4的下端设置于滤芯本体1的下端盖2上,且止回管4与滤芯本体1的出油孔3相连通,进入到滤芯本体1内的机油需要先从止回管4的上端流入到止回管内4,才能从出油孔3向外排出。优选地,滤芯本体1的下端盖2、出油孔3以及止回管4一体成型,以提高结构强度。可以是下端盖2向下凸设有一个出油孔搭子,出油孔3开设于出油孔搭子上,且下端盖2向上凸设有止回管4,止回管4与出油孔搭子同轴分布,且止回管4的内径与出油孔3的内径相同。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正常启动工作后,进入环保滤清器的器壳内的机油经过滤纸6的过滤后进入到滤芯本体1内,在机油持续输入的过程中,滤芯本体1内的机油液面9会保持高于止回管4的上端,从而使过滤后的机油能够持续进入到止回管4内并从出油孔3向外排出。而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停机后,当进入到滤芯本体1内的机油被排放至机油液面9低于止回管4的上端时,机油便停止流动,机油无法再进入到止回管4内,从而使得剩下的机油不能再从出油孔3向外排出,且管道内剩下的机油便停止流动,从而保证发动机停机后润滑系统内的管路预留有一定的机油,以避免下次启动发动机后润滑系统出现干摩擦现象,达到保护发动机并提升发动机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牢靠、成本低且不占用额外空间的优点,其不会影响机油流量,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把止回管设置成不同的高度和管径,以使得在润滑系统内预留的机油存量达到设计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止回管4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滤芯本体1的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其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止回管,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滤芯本体内,所述止回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端盖上,且所述止回管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出油孔相连通,进入到所述滤芯本体内的机油需要先从所述止回管的上端流入到所述止回管内,才能从所述出油孔向外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其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止回管,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滤芯本体内,所述止回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端盖上,且所述止回管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出油孔相连通,进入到所述滤芯本体内的机油需要先从所述止回管的上端流入到所述止回管内,才能从所述出油孔向外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世宝罗通刘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林坤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