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
技术介绍
从国内外铁路、公路隧道工程的实践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跨江、跨海隧道工程日益增多,隧道处于承压水地层和穿越复杂岩溶、软硬不均地层等不利建设条件的情况难于避免;另一方面,现代交通方式对隧道的抗裂、防渗等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隧道单层衬砌和双层衬砌结构均难于满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现代隧道工程建设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考虑,越来越多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采用双层衬砌结构方案。在现阶段,双层衬砌的结构方案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考虑一次衬砌早封闭成拱,承担围岩开挖初期的荷载,在一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与一次衬砌结合并且整体受力,共同承担其后的围岩及运营荷载,多用于地层相对均匀、稳固的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另一种是考虑一次衬砌为主承力结构,二次衬砌只考虑抗渗防水和作为安全储备,多用于地层软硬不均、岩溶发育等复杂工程地质建设条件。本技术主要针对地下水丰富、地层软硬不均、岩溶发育等复杂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隧道主体(1),其包括隧道侧壁和设于所述隧道侧壁顶部的隧道顶壁,所述隧道侧壁与隧道顶壁一体成型,所述隧道侧壁和隧道顶壁均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的一次衬砌(10)和二次衬砌(11),所述一次衬砌(10)和二次衬砌(11)之间设有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隔离层(12),所述隔离层(12)用于隔离所述一次衬砌(10)发生形变时对所述二次衬砌(11)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隧道主体(1),其包括隧道侧壁和设于所述隧道侧壁顶部的隧道顶壁,所述隧道侧壁与隧道顶壁一体成型,所述隧道侧壁和隧道顶壁均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的一次衬砌(10)和二次衬砌(11),所述一次衬砌(10)和二次衬砌(11)之间设有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隔离层(12),所述隔离层(12)用于隔离所述一次衬砌(10)发生形变时对所述二次衬砌(11)的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2)为抗拉强度≥3.0MPa,弹性模量≥0.1Ga且≤0.5Ga,拉伸断裂伸长率≥20%的聚乙烯高分子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2)为玻璃化温度≤-70℃的聚乙烯高分子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2)为厚度≥20mm且≤30mm的泡沫塑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隔离层结构的双衬砌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砌(11)包括波形钢板组件(13)和纤维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明,柯小华,张涛,冯金海,黄郁林,王凯,何一韬,李硕标,栗小龙,徐涛,陈羽翔,王艳斌,刘昌,邓君,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