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子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3501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真菌的菌种分离、选育方法,具体为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子分离方法,主要以复等位基因理论为基础,通过从多丛菇丛选择的多只菇体获得多块种菇块,通过培养获得多个孢子印,再通过孢子液移接培养形成菌落,经过两次纯化后获得纯培养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分离操作周期短,获得的单核菌丝的交配亲和率高,大量的节约了培养基材料、试管及制作成本和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子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真菌的菌种分离、选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子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食药用真菌尤其是四极性异宗结合真菌的菌种分离、选育,通常分为:有性分离和无性分离两种,而有性分离又分为单孢分离和多孢子分离。传统的多孢分离方法包括:采集器多孢分离法、钩悬法、以及菌褶涂抹法、空中孢子捕捉法等等。它们是采用某整朵主要子实体或子实体的一部分作为分离材料通过分离以获取多孢子的。其实质是从一颗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其多个孢子,它们的性型为А1В1、А2В2或АαВα、АβВβ用它们所萌发出的单倍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在进行杂交配对时仅有25﹪的组合为完全可亲和性,即АαВαАβВβ具可结实性;有25﹪的组合为完全不可亲和性(即A=B=);有25﹪的A=B≠的“F”(Flat);有25﹪的A≠B的“B”(Barrage)。而且,在上述的交配反应以及菌落中,其完全可亲和的“+”、完全不可亲和的“-”及半可亲和性的“F”、半可亲和性的“B”等菌落交织混合在一起。换言之,也就说用上述传统的多孢分离方法,移接入斜面培养基或平板培养基上的多孢子,其萌发,生长并随即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菌的条件下,分别从同一品种的多丛菇丛中选择多只优质菇体,分别沿着所述多只优质菇体的菌盖外缘各割取4‑6厘米见方的种菇块,使所述种菇块菌褶子实层体向下、菌盖向上的平放于同一孢子采集器中,并密封所述孢子采集器;将所述孢子采集器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获得多个孢子印;向所述孢子印中加入无菌水,使所述孢子印分散获得孢子混合液,并筛选获得优质孢子液,将所述筛选获得的优质孢子液移接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并置于生化培养箱内培养8‑12天,获得菌落;对所述菌落进行筛选,将筛选的豌豆大小的菌丝洁白、光亮、浓密且健壮旺盛的独立分布的优质菌落移接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菌的条件下,分别从同一品种的多丛菇丛中选择多只优质菇体,分别沿着所述多只优质菇体的菌盖外缘各割取4-6厘米见方的种菇块,使所述种菇块菌褶子实层体向下、菌盖向上的平放于同一孢子采集器中,并密封所述孢子采集器;将所述孢子采集器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获得多个孢子印;向所述孢子印中加入无菌水,使所述孢子印分散获得孢子混合液,并筛选获得优质孢子液,将所述筛选获得的优质孢子液移接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并置于生化培养箱内培养8-12天,获得菌落;对所述菌落进行筛选,将筛选的豌豆大小的菌丝洁白、光亮、浓密且健壮旺盛的独立分布的优质菌落移接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并置于生化培养箱内培养4-8天,获得尖端菌丝;对所述尖端菌丝进行提纯,将提纯的菌丝生长浓密、茁长、旺盛、且洁白光亮以及生长平展且前端整齐的优质菌苔移接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并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至菌苔生长至3-4厘米;重复所述提纯过程,即可得多孢分离、选育的纯培养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质菇体为个大、健硕、茁壮并具有典型生物学特性的菇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宗结合蕈菌多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丛菇丛为3丛菇丛或3丛以上菇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圣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