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气体压缩机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动力装置,常用于风动工具提供气体动力,在石油化工、钻采、冶金等行业也常用于压送氧、氢、氨、天然气、焦炉煤气、惰性气体等介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压缩机经常是对气体进行多级压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气体的压力,在每级压缩之后,通常需要对压缩后的气体进行降温,在降温时同时去除压缩气体中的液体。气液分离通常采用气液分离罐进行,这种气液分离罐是将气体从罐内流过,气体中含带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下掉落至气液分离罐罐内底部,这种气液分离罐很难将气体中含带的液体完全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天然气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导入进气缓冲罐;步骤二、对天然气进行第一次压缩,压缩后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深度冷却;步骤四、对步骤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天然气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导入进气缓冲罐;步骤二、对天然气进行第一次压缩,压缩后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深度冷却;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处理后的天然气再次进行压缩,压缩后再次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处理后的气体再次进行深度冷却,冷却完成后对其进行再次干燥,干燥完成后得到压缩气体;所述步骤二中采用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方形块(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天然气进行压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天然气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导入进气缓冲罐;步骤二、对天然气进行第一次压缩,压缩后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深度冷却;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处理后的天然气再次进行压缩,压缩后再次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处理后的气体再次进行深度冷却,冷却完成后对其进行再次干燥,干燥完成后得到压缩气体;所述步骤二中采用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预冷却及气液分离,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方形块(1),方形块(1)上设有进气接头管(2.1)和排气接头管(3.1),在方形块(1)上方一侧设有圆形凹槽(2),所述进气接头管(2.1)与圆形凹槽(2)相连通,圆形凹槽(2)的槽口处配合连接圆形密封板(2.2),在方形块(1)上方另一侧设有方形凹槽(3),所述排气接头管(3.1)与方形凹槽(3)相连通,方形凹槽(3)的槽口处配合连接方形密封板(3.2),圆形凹槽(2)与方形凹槽(3)之间通过连通孔(6)相连通,在圆形凹槽(2)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圆柱(4),在圆柱(4)外侧设有螺旋设置的螺旋板(5),在方形凹槽(3)内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一组第一导流板(7),每个第一导流板(7)均向下倾斜设置,每个第一导流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20°,每个第一导流板(7)与方形凹槽(3)内另一侧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在方形凹槽(3)内另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一组第二导流板(7.1),每个第二导流板(7.1)均向下倾斜设置,每个第二导流板(7.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5°-20°,每个第二导流板(7.1)与方形凹槽(3)内另一侧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导流板(7.1)与第一导流板(7)对应间隔错位设置,在方形块(1)下侧设有第一排污接头管(9.1)和第二排污接头管(9.2),第一排污接头管(9.1)与所述圆形凹槽(2)相连通,第二排污接头管(9.2)与所述方形凹槽(3)相连通,第一排污接头管(9.1)与第二排污接头管(9.2)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昊源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