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春丽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18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填充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混泥土防渗层和第二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地基、第一防水层、填充层、凹槽、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钢筋混泥土防渗层、第二防水层、砌石层、土层、第三防水层、沥青层、护栏和报警灯的配合使用,使防洪堤抗渗效果好,不会影响防洪堤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
本技术涉及防洪堤
,具体为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
技术介绍
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防洪堤在几百年前就已出现,防洪堤通常就是一堆泥土,土堆呈长条形,有时会沿河流、湖泊或海洋绵延数公里,防洪堤可以抑制洪水,防洪堤内的河水可以上涨,但不会涌入毗邻土地,现有技术的防洪堤一般采用土堆堆砌而成,其防洪抗渗效果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洪堤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求,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具备防洪堤抗渗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防洪堤抗渗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填充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混泥土防渗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底部均与第一防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的右侧设置有砌石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所述第一防水层(2)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5)和水位传感器(6),所述填充层(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和第二防水层(8),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和第二防水层(8)的底部均与第一防水层(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的右侧设置有砌石层(9),所述第二防水层(8)的左侧设置有土层(10),所述砌石层(9)和土层(10)一侧的底部均与地基(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利用抗渗防洪堤,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所述第一防水层(2)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5)和水位传感器(6),所述填充层(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和第二防水层(8),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和第二防水层(8)的底部均与第一防水层(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泥土防渗层(7)的右侧设置有砌石层(9),所述第二防水层(8)的左侧设置有土层(10),所述砌石层(9)和土层(10)一侧的底部均与地基(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防水层(11),所述第三防水层(11)两侧的底部分别与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春丽付杨戬谢简云
申请(专利权)人:孟春丽付杨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