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流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排入水体中的含氮含磷污染物增加,加之某些地方围湖造田、最低水位升高和水生植被覆盖率减少等因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重。夏秋之际水华藻类堆积,散发恶臭味且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毒素,不仅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甚至发生严重“湖泛”引发水源地供水危机,因此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迫在眉睫,所以除了削减水体中氮磷含量,打捞清除藻类、大幅度削减藻类数量也成为现在和今后消除藻类爆发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多通过人力对水体中的藻类进行打捞,夏季高温天气天数多,藻类生长速率极快,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人工打捞藻类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所述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包括挡藻堤、推流装置、闸门和人工湿地;挡藻堤设置在水体内且挡藻堤的两端延伸至堤岸,挡藻堤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导藻沟,挡藻堤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导藻沟的沟底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也逐渐减小,挡藻堤顶部的最低点高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包括挡藻堤、推流装置、闸门和人工湿地;挡藻堤设置在水体内且挡藻堤的两端延伸至堤岸,挡藻堤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导藻沟,挡藻堤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导藻沟的沟底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也逐渐减小,挡藻堤顶部的最低点高于水面;导藻沟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推流装置;导藻沟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闸门;人工湿地位于挡藻堤与堤岸围成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包括挡藻堤、推流装置、闸门和人工湿地;挡藻堤设置在水体内且挡藻堤的两端延伸至堤岸,挡藻堤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导藻沟,挡藻堤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导藻沟的沟底的高度从中部向两端也逐渐减小,挡藻堤顶部的最低点高于水面;导藻沟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推流装置;导藻沟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闸门;人工湿地位于挡藻堤与堤岸围成的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藻堤远离所述人工湿地的一侧为斜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藻堤包括多个采用底泥填充的填充袋、多个定位桩、多个埋坡管袋和冲填土;多个采用底泥填充的填充袋堆积形成堤心,堤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堤岸,堤心接近所述堤岸的一侧为堤心内侧,远离所述堤岸的一侧为堤心外侧;堤心的内侧和外侧均采用若干个所述埋坡管袋进行埋坡;堤心内侧与位于堤心内侧的埋坡管袋之间设有若干个定位桩,堤心外侧与位于堤心外侧的埋坡管袋之间也设有若干个定位桩,定位桩用于对所述堤心进行定位;冲填土充填在所述堤心、多个所述定位桩以及多个所述埋坡管袋的上方,形成所述挡藻堤,位于所述堤心的外侧的冲填土形成斜坡,位于所述堤心的内侧的冲填土与所述人工湿地相连,位于所述堤心顶部的冲填土形成所述内凹的导藻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接近所述堤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一丹,张松贺,司廷廷,李鼎新,裘筝,张子秋,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