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铺车厢及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02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蹬,包括固定件、脚蹬本体,脚蹬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踏部和包覆部,包覆部设于脚踏部之上,包覆部与脚踏部共同围成一端开口且能容纳人体脚部前侧的容纳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件将脚蹬主体固定在墙体上,能够确保脚蹬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脚蹬本体嵌入墙体内部,并与对侧的头枕或腰靠共用空间,有效提高了包间空间利用率,为乘客节省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列车定员,脚踏本体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通过多次试验,设计尺寸符合多数乘客的人体脚部尺寸,便于上下铺动作实现,可供各年龄段的乘客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脚蹬的车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铺车厢及脚蹬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蹬,还涉及一种安装有所述脚蹬的车厢。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乘客的需求逐渐增多,长距离的卧铺动车组被广大乘客认同。这种夕发朝至的高速卧铺动车组,具有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等优点,市场前景巨大。现有的统型卧铺的上铺脚蹬,采用与顺墙集成的方式,嵌入至顺墙内部。使用时,需要乘客手动将脚蹬翻出,不使用时,可翻至顺墙内部。现有的统型卧铺脚蹬,在使用时,需要外翻至水平状态,这时会占用下铺乘客一定的通过空间。而这种需要手动外翻的脚蹬,因为不熟悉其功能,在使用后不手动翻回,对下铺乘客造成一定的影响。当上铺乘客需要下铺时,同样需要手动翻下脚蹬,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蹬。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脚蹬,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包括:固定件,用于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脚蹬本体,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脚蹬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踏部和包覆部,所述包覆部设于脚踏部之上,所述包覆部与脚踏部共同围成一端开口且能容纳人体脚部前侧的容纳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蹬,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用于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脚蹬本体,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脚蹬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踏部和包覆部,所述包覆部设于脚踏部之上,所述包覆部与脚踏部共同围成一端开口且能容纳人体脚部前侧的容纳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蹬,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用于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脚蹬本体,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脚蹬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踏部和包覆部,所述包覆部设于脚踏部之上,所述包覆部与脚踏部共同围成一端开口且能容纳人体脚部前侧的容纳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本体包括前端和与前端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包覆部为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与脚踏部的垂直距离自前端至开口处逐渐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靠近开口的底部沿着脚踏部所在的平面向外且向下延伸出一突台,所述突台靠近脚蹬本体前端的一侧与开口所在的平面平齐,其相对侧为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位于开口处的边沿沿着包覆部所在曲面向外且向上延伸形成包边结构,所述包边结构靠近脚蹬本体前端的一侧与开口所在的平面平齐,所述包边结构与突台相连接并平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向外凸出形成至少一个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固定孔且内部中空,连接件穿过固定板和固定孔可将包覆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件伸入基座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基座的深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基座对称设置在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鹏熊力王大鹏刘晨辉高国燕赵林林郭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