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288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尾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包括调节箱,调节箱上设置电子比重器,调节箱通过进液耐腐泵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池的进液口,电解池的出液口连接过滤器的入口,过滤器的出口连接调节箱,调节箱通过尾液输送泵和尾液箱连通,调节箱通过耐腐蚀泵和氨氮吹脱塔的入口连通,氨氮吹脱塔的出口通过吹脱塔循环泵和调节箱连通,氨氮吹脱塔通过风机连接氨气吸收塔,本系统利用电解装置和过滤器进行除铜,利用氨氮吹脱塔进行除氨氮,利用普通的污水处理设备即可,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利用风机将氨氮吹脱塔中吹脱出的氨气送至氨气吸收塔中吸收,避免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尾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线路板厂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后再生子液进行氨水或液氨的补加势必在生产过程中会多出很多子液无法消耗,由于这些多余的尾液里含有大量的氨氮及5克以下的含铜量,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很难处理。处理方式通常是委托有资质的的第三方进行无害化处理,委托处理费用极大,使得尾液处理的成本较高,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使得尾液处理的成本较低且环保。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包括调节箱,调节箱上设置电子比重器,调节箱通过进液耐腐泵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池的进液口,电解池的出液口连接过滤器的入口,过滤器的出口连接调节箱,调节箱通过尾液输送泵和尾液箱连通,调节箱通过耐腐蚀泵和氨氮吹脱塔的入口连通,氨氮吹脱塔的出口通过吹脱塔循环泵和调节箱连通,氨氮吹脱塔通过风机连接氨气吸收塔。所述电解装置包括阳极管和阴极管,阳极管的下部设置进水口且进水口和进液耐腐泵连通,阳极管的上部设置溢流口且溢流口和过滤器连通,阳极管的底端设置排污口,阴极管布置在阳极管内部,阴极管通过连接提升器实现可移动,阳极管内固定塞环,阴极管的管身自塞环的通孔中穿过,且阴极管的管身和所述通孔内壁相接触,阴极管沿着塞环通孔的中心线移动,阳极管和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管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塞环包括外环、内环和支撑条板,内环布置在外环内且二者之间通过支撑条板实现连接,支撑条板为两个以上且呈环形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支撑条板之间构成水流通道,内环的内孔即为所述的塞环的通孔,外环上设置安装孔,塞环为两个以上且平行间距布置。所述提升器固定在阳极管的端盖上且提升器的提升杆延伸到阳极管的内部和阴极管的端部相连。有益效果:使用时,尾液箱中储存有需要处理的尾液,通过尾液输送泵将尾液输送到调节箱中,然后通过进液耐腐泵泵入到电解装置里进行电解,电解生成纯度较高的铜,电解后的尾液进入到过滤器中利用过滤器对铜进行吸附拦截,去铜后的尾液返回到调节箱中进行循环,利用电子比重器对调节箱内的尾液的铜含量进行检测,当铜含量小于10毫克/升时,进液耐腐泵、电解装置和过滤器停止工作;耐腐蚀泵、吹脱塔循环泵开始工作,耐腐蚀泵将调节箱内的尾液输送到氨氮吹脱塔中对氨氮进行循环处理,当尾液中氨氮浓度小于60毫克/升后,尾液处理达标,本系统停止工作,调节箱内的尾液排入污水站与其它污水一并处理。本系统构造简单,利用普通的污水处理设备即可,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利用风机将氨氮吹脱塔中吹脱出的氨气送至氨气吸收塔中吸收,避免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塞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包括调节箱10,调节箱10上设置电子比重器11,调节箱10通过进液耐腐泵20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池的进液口,电解池的出液口连接过滤器30的入口,过滤器30的出口连接调节箱10,调节箱10通过尾液输送泵40和尾液箱50连通,调节箱10通过耐腐蚀泵60和氨氮吹脱塔70的入口连通,氨氮吹脱塔70的出口通过吹脱塔循环泵80和调节箱10连通,氨氮吹脱塔70通过风机90连接氨气吸收塔100。使用时,尾液箱50中储存有需要处理的尾液,通过尾液输送泵40将尾液输送到调节箱10中,然后通过进液耐腐泵20泵入到电解装置里进行电解,电解生成纯度较高的铜,电解后的尾液进入到过滤器30中利用过滤器30对铜进行吸附拦截,去铜后的尾液返回到调节箱10中进行循环,利用电子比重器11对调节箱10内的尾液的铜含量进行检测,当铜含量小于10毫克/升时,进液耐腐泵20、电解装置和过滤器30停止工作;耐腐蚀泵60、吹脱塔循环泵80开始工作,耐腐蚀泵60将调节箱10内的尾液输送到氨氮吹脱塔70中对氨氮进行循环处理,当尾液中氨氮浓度小于60毫克/升后,尾液处理达标,本系统停止工作,调节箱10内的尾液排入污水站与其它污水一并处理。本系统构造简单,利用普通的污水处理设备即可,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利用风机90将氨氮吹脱塔70中吹脱出的氨气送至氨气吸收塔70中吸收,避免环境的污染。进一步的,所述电解装置包括阳极管110和阴极管120,阳极管110的下部设置进水口111且进水口111和进液耐腐泵20连通,阳极管110的上部设置溢流口112且溢流口112和过滤器30连通,阳极管110的底端设置排污口113,阴极管120布置在阳极管110内部,阴极管120通过连接提升器130实现可移动,阳极管110内固定塞环140,阴极管120的管身自塞环140的通孔中穿过,且阴极管120的管身和所述通孔内壁相接触,阴极管120沿着塞环140通孔的中心线移动,阳极管110和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管120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提升器130带动阴极管120移动的同时,阴极管120的外壁和塞环140通孔内壁之间产生刮擦,使得塞环140能够刮擦掉阴极管120表面的杂质以保证阴极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电解效率。优选的,所述塞环140包括外环141、内环142和支撑条板143,内环142布置在外环141内且二者之间通过支撑条板143实现连接,支撑条板143为两个以上且呈环形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支撑条板143之间构成水流通道,内环142的内孔即为所述的塞环140的通孔,外环141上设置安装孔144,塞环140为两个以上且平行间距布置。塞环140的设置起到刮擦阴极管120外壁杂质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器130固定在阳极管110的端盖上且提升器130的提升杆131延伸到阳极管110的内部和阴极管120的端部相连。提升器130也可以为具有推拉作用的其它移动机构。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箱(10),调节箱(10)上设置电子比重器(11),调节箱(10)通过进液耐腐泵(20)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池的进液口,电解池的出液口连接过滤器(30)的入口,过滤器(30)的出口连接调节箱(10),调节箱(10)通过尾液输送泵(40)和尾液箱(50)连通,调节箱(10)通过耐腐蚀泵(60)和氨氮吹脱塔(70)的入口连通,氨氮吹脱塔(70)的出口通过吹脱塔循环泵(80)和调节箱(10)连通,氨氮吹脱塔(70)通过风机(90)连接氨气吸收塔(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箱(10),调节箱(10)上设置电子比重器(11),调节箱(10)通过进液耐腐泵(20)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池的进液口,电解池的出液口连接过滤器(30)的入口,过滤器(30)的出口连接调节箱(10),调节箱(10)通过尾液输送泵(40)和尾液箱(50)连通,调节箱(10)通过耐腐蚀泵(60)和氨氮吹脱塔(70)的入口连通,氨氮吹脱塔(70)的出口通过吹脱塔循环泵(80)和调节箱(10)连通,氨氮吹脱塔(70)通过风机(90)连接氨气吸收塔(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碱性蚀刻液提铜再生后尾液深度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阳极管(110)和阴极管(120),阳极管(110)的下部设置进水口(111)且进水口(111)和进液耐腐泵(20)连通,阳极管(110)的上部设置溢流口(112)且溢流口(112)和过滤器(30)连通,阳极管(110)的底端设置排污口(113),阴极管(120)布置在阳极管(110)内部,阴极管(120)通过连接提升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杨柳曹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