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853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呈纺锥形腔体结构,罐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罐盖(2);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设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贯穿顶盖并伸入至罐体(1)的底部;所述罐盖(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防水电机(5),所述防水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动轴(6)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轴(6)的下端与搅拌器(7)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7)由上向下设有数个搅拌叶(70),其中每个搅拌叶(70)上均固定连接有软质刷条(7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对压力能有效起到分散作用,且具有防腐性能好,抗老化性能好,不受水体影响,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
技术介绍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罐体目前主要为混凝土、碳钢及玻璃钢三种。其中,1、混凝土罐体,施工时间长,罐体受水体影响;2、碳钢罐体,通常罐体内外做防腐措施,如涂环氧沥青。但不耐腐蚀,尤其埋于地下,在土壤环境下,耐腐蚀性极差。结构表面光滑,需在设备顶部设置吊环,在吊装时,存在风险,同时会造成内部隔板损坏。3、玻璃钢罐体,防腐性能好,但制作工艺不环保,且多数为人工手糊。原料为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及固化剂。固化剂、不饱和树脂在制作过程挥发大量的苯乙烯气体,不仅污染环境,更会对人造成极大损害。在使用过程中玻璃纤维会脱落,且不能被周围环境有效降解,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另外,以上各种罐体在埋入地下时,其承受压力过大,对罐体本身易造成损坏,使用寿命短。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强度大,且耐腐蚀、抗老化、不受水体影响、无污染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的罐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该罐体对压力能有效起到分散作用,且具有防腐性能好,抗老化性能好,不受水体影响,对环境无污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呈纺锥形腔体结构,罐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罐盖(2);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设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贯穿顶盖并伸入至罐体(1)的底部;所述罐体(1)的上端前后分别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贯穿罐体(1)并伸入至罐体(1)的内部,进水管(11)位于罐体(1)的一端呈弯折状并靠近罐体(1)的内壁,同时进水管(11)位于罐体(1)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和第一溢流口,进水管(11)与罐体(1)的结合部设有第一加固座;所述出水管(12)贯穿罐体(1)并伸入至罐体(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呈纺锥形腔体结构,罐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罐盖(2);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设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贯穿顶盖并伸入至罐体(1)的底部;所述罐体(1)的上端前后分别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贯穿罐体(1)并伸入至罐体(1)的内部,进水管(11)位于罐体(1)的一端呈弯折状并靠近罐体(1)的内壁,同时进水管(11)位于罐体(1)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和第一溢流口,进水管(11)与罐体(1)的结合部设有第一加固座;所述出水管(12)贯穿罐体(1)并伸入至罐体(1)的内部,同时进水管(11)位于罐体(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和第二溢流口,出水管(12)与罐体(1)的结合部设有第二加固座;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安装架(3)和污泥回流泵(4),所述污泥回流泵(4)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内,并且,安装架(3)上正对所述污泥回流泵(4)进水的一端设有滤网(30),所述污泥回流泵(4)通过软管(40)与所述回流管(10)连接,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卡扣(13),所述软管(40)通过所述卡扣(13)卡接在罐体(1)的内壁上;所述罐盖(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防水电机(5),所述防水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动轴(6)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轴(6)的下端与搅拌器(7)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7)由上向下设有数个搅拌叶(70),其中每个搅拌叶(70)上均固定连接有软质刷条(71)。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内凹形成安装槽(14),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丽都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