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85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2
本申请涉及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注射模制设备具有热流道歧管(11),热流道歧管具有布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12),热流道喷嘴具有延伸穿过其的至少一个阀针(14),通过阀针可控制经过热流道喷嘴(12)的熔融流。致动装置具有支撑板(21),支撑板连接到至少一个阀针(14)并相对于热流道歧管(11)在平行于阀针(14)的致动方向的第一方向(1)上可来回移动。致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支撑板(21)相对于热流道歧管(11)在第一方向(1)上移动的往复运动装置(25),其中往复运动装置(25)包括滑动器机构(40)和连接到触发装置(27)以用于产生线性运动的致动驱动器(28),其中滑动器机构(40)具有布置成在相对于第一方向(1)成角度的第二方向(2)上可来回移动的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该注射模制设备具有热流道歧管,该热流道歧管具有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该热流道喷嘴布置在热流道歧管上并且至少一个阀针延伸穿过热流道喷嘴,通过该至少一个阀针,经过热流道喷嘴的熔融流是可控制的。这种类型的致动装置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国际专利申请WO2013/127524描述了一种用于使支撑板在阀针的轴向方向上移动的往复运动装置,该往复运动装置具有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被支撑的第一旋转元件和围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被支撑的第二旋转元件,其中第一旋转元件经由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倾斜表面的第一运动转换装置与支撑板驱动连接,并且第二旋转元件经由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倾斜表面的第二运动转换装置与支撑板驱动连接。滑动器机构还与致动驱动器驱动连接,致动驱动器具有第一推力杆和第二推力杆,其中第二推力杆布置成相对于第一推力杆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由此两个杆彼此连接并布置在保持装置处,在相对于阀针的轴向方向横向定向的滑动方向上可来回移动,并且其中第一推力杆与第一旋转元件驱动连接,并且第二推力杆与第二旋转元件驱动连接。这种类型的致动装置需要大的安装空间,在制造和组装方面涉及极大的复杂性,并且由于部件的巨大数量而昂贵且具有复杂的维护要求。欧洲专利EP1025974提出了一种不太复杂、更紧凑的解决方案,其中凸轮元件侧向地(laterally)布置在阀针的支撑板上,并在致动机构的对角延伸的凹槽中被引导,其中由致动机构进行的移动导致阀针的支撑板在阀针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不利的是,凸轮元件被引导而没有静态特性;只有作用在阀针的轴向方向上的力是可传递的。从欧洲专利EP2217099已知了另一种不太复杂、更紧凑的解决方案,其中侧向元件不是经由滑动摩擦被引导,而是通过引导辊被引导,以避免上述解决方案中描述的不利静摩擦效应。然而,这导致了在操作阀针时反向间隙大以及相关精度损失的另外的缺点。当致动固定地连接到阀针的支撑板时,在阀针的轴向方向上需要的大的力是另一个挑战。一旦支撑板通过致动装置致动,这些力相对于支撑板产生扭矩,特别是如果力分布不均匀的话。支撑板的任何相关扭曲和/或弯曲导致关于阀针的期望平行致动的精度损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将改善上述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教导的致动装置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注射模制设备包括热流道歧管,热流道歧管具有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该热流道喷嘴布置在热流道歧管上,并且至少一个阀针延伸穿过热流道喷嘴,通过该阀针,经过热流道喷嘴的熔融流是可控制的。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到至少一个阀针并且相对于热流道歧管在第一方向上可来回移动,该第一方向相对于阀针的致动方向平行。此外,致动装置包括用于使支撑板相对于热流道歧管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的往复运动装置,其中往复运动装置包括滑动器机构和致动驱动器,致动驱动器连接到触发装置以产生线性移动。滑动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推力杆,该推力杆具体地布置成相对于支撑板相距一定距离。推力杆定位成具有在相对于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的第二方向上来回滑动的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至少一个推力杆具有至少一个推力元件,该推力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的推力元件引导部,其中推力元件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具有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的第一滑动器元件在每个推力元件的区域中布置在支撑板上,该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对应于推力元件引导部相对于第二方向成一定角度布置,该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具有根据推力元件引导部的引导表面倾斜的至少两个引导表面。推力元件和第一滑动器元件沿着相应的引导表面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其中的引导表面的斜度被构造成使得可以经由相应引导部传递作用在第一方向和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横向的第三方向上的力以及作用在支撑板上的扭矩。在该构造中,每一个推力元件将与第一滑动器元件一起作用,由此推力杆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将导致支撑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第三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横向布置;其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体上正交地布置。在每个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阀针的致动方向与阀针的轴向方向不匹配,因为利用所提出的致动装置,热流道喷嘴的阀针也可以被致动,其至少一个阀针相对于其致动方向成一定角度布置,比如在例如具有侧向铸造的热流道喷嘴的情况下。除了滑动器机构之外,往复运动装置还包括致动驱动器,致动驱动器连接到触发装置,以用于产生线性运动。其中的致动驱动器可以遵循任何合适的驱动概念,比如,例如伺服马达形式的电驱动系统。根据环境和使用目的,致动驱动器也可以设计成液压或气动驱动马达。致动驱动器连接到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例如连接到机器控制系统或与机器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以控制在注射模制过程期间注射模制机器的阀打开时间,并且由此控制经过热流道喷嘴的熔融流。每个推力杆包括至少一个推力元件,该至少一个推力元件可以与推力杆构造成一体或者连接到推力杆。目前提出的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该引导部尤其是线性引导部,其引导表面构造成相对于纵向方向倾斜,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即引导表面一起以“倾斜的屋顶轮廓(pitchedroofprofile)”的方式包围一个倾斜角度。这样,滑动器元件在滑动器元件和推力元件的引导表面的纵向方向上可移动地布置在推力元件上。作用在除了纵向方向(第二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力和/或力分量和扭矩至少部分地被倾斜引导表面吸收,特别是在第一方向上,并且因此相对于阀针的致动方向平行,也在第一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当有点侧向地(ratherlaterally)作用在支撑板上时。引导表面的斜度被构造成使得力和扭矩可以被相应的引导部吸收;这些是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作用的力和扭矩,第三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体上正交和/或横向。因为第二方向可以布置成与相对于第一方向成与90度角不同的角度,所以有可能设想第三方向具有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体上正交的取向的实施方案,尽管相比之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并不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大体上正交。这样,所提出的滑动器机构有助于稳定支撑板并提供精确的阀针运动。这对于作用在支撑板上的扭矩特别有利,该扭矩可能导致支撑板的偏转和/或变形或呈弧形,从而损害布置在支撑板上的所有阀针的平行致动的精度,并由此影响注射模具腔的平行填充动作。这样,作用在第三方向上的力可以被通常设置在注射模制设备上的柱引导部非常好地吸收,而不损害支撑板致动的精度。特别是作用在相对于第三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的力和/或扭矩(其可能有利于非对称支撑板运动和/或板变形)仅部分地被已知的引导构思(guideconcepts)吸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助于经由滑动器机构吸收这样的力和/或扭矩,并且由此能够更均匀和更精确地调节支撑板的运动。与已知的致动装置相比,由于适当的引导表面改善了力和扭矩吸收,因此还可能提供具有单个和/或一个单独推力杆的设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每个支撑板具有布置在每个推力元件的区域中的第一滑动器元件。应理解,两个滑动器元件可以布置在推力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所述注射模制设备具有热流道歧管(11),所述热流道歧管(11)具有布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12),所述热流道喷嘴(12)具有至少一个阀针(14),所述至少一个阀针(14)延伸穿过所述热流道喷嘴(12)并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阀针能够控制经过所述热流道喷嘴(12)的熔融流,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21),其连接到至少一个阀针(14),所述支撑板(21)相对于所述热流道歧管(11)在相对于所述阀针(14)的致动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1)上是可来回移动的,‑往复运动装置(25),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热流道歧管(11)在所述第一方向(1)上移动所述支撑板(21),其中所述往复运动装置(25)包括滑动器机构(40)和致动驱动器(28),所述致动驱动器(28)连接到触发装置(27)以用于产生线性移动,‑所述滑动器机构(40)包括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1)布置在成角度的第二方向(2)上并且是可来回移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具有至少一个推力元件(47),所述至少一个推力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2)成一定角度布置的推力元件引导部(44),其中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具有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44a、44b),并且‑在所述支撑板(21)上,在每个推力元件(47)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一滑动器元件(45),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具有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46),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46)与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44)相对应地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2)成一定角度布置,并且具有根据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44)的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46a、46b),其中所述推力元件(47)和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45)沿着相应的引导表面(44a、44b、46a、46b)相对于彼此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引导表面(44a、44b、46a、46b)的斜度构造成使得有可能通过相应的引导部传递作用在所述第一方向(1)和第三方向(3)上的力和作用在所述支撑板(21)上的扭矩,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1)和所述第二方向(2)横向布置,其中‑一个推力元件(47)分别地与第一滑动器元件(45)一起作用,由此所述推力杆(41、42)在所述第二方向(2)上的移动使所述支撑板(21)在所述第一方向(1)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2 DE DE102017005299.91.一种用于调节注射模制设备的至少一个阀针的致动装置,所述注射模制设备具有热流道歧管(11),所述热流道歧管(11)具有布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12),所述热流道喷嘴(12)具有至少一个阀针(14),所述至少一个阀针(14)延伸穿过所述热流道喷嘴(12)并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阀针能够控制经过所述热流道喷嘴(12)的熔融流,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21),其连接到至少一个阀针(14),所述支撑板(21)相对于所述热流道歧管(11)在相对于所述阀针(14)的致动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1)上是可来回移动的,-往复运动装置(25),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热流道歧管(11)在所述第一方向(1)上移动所述支撑板(21),其中所述往复运动装置(25)包括滑动器机构(40)和致动驱动器(28),所述致动驱动器(28)连接到触发装置(27)以用于产生线性移动,-所述滑动器机构(40)包括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1)布置在成角度的第二方向(2)上并且是可来回移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具有至少一个推力元件(47),所述至少一个推力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2)成一定角度布置的推力元件引导部(44),其中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具有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44a、44b),并且-在所述支撑板(21)上,在每个推力元件(47)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一滑动器元件(45),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具有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46),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引导部(46)与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44)相对应地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2)成一定角度布置,并且具有根据所述推力元件引导部(44)的至少两个倾斜引导表面(46a、46b),其中所述推力元件(47)和所述第一滑动器元件(45)沿着相应的引导表面(44a、44b、46a、46b)相对于彼此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引导表面(44a、44b、46a、46b)的斜度构造成使得有可能通过相应的引导部传递作用在所述第一方向(1)和第三方向(3)上的力和作用在所述支撑板(21)上的扭矩,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1)和所述第二方向(2)横向布置,其中-一个推力元件(47)分别地与第一滑动器元件(45)一起作用,由此所述推力杆(41、42)在所述第二方向(2)上的移动使所述支撑板(21)在所述第一方向(1)上移动。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器机构(40)具有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41、42)上的至少一个推力杆引导部(51、52),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杆引导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2)上引导所述推力杆(41、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推力杆引导部(51、52)具有至少两个引导表面(52a、52b),所述至少两个引导表面(52a、52b)朝向彼此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尼迪克特·斯托尔M·赫德尔亚历山大·格林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门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