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生化法工艺处理污水,主要依靠生化池内的微生物进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通常称为活性污泥法,而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因为微生物的含量低,因此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极差,也不具备生物脱氮的功能。而固定床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来源于对自然土壤、河道生态环境净化污水的模拟。起源于19世纪,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演化出数十种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分支。其中接触氧化工艺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接触氧化法的载体多种多样,不同的微生物载体,其微生物挂膜、脱模性能也不同,进而对处理工艺有较大的影响。我们研发了一种采用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附着生长环境,以该载体为基础设计的脱氮工艺,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本技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长环境,并且能保证微生物可以承受较大的水利冲击负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包括主载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载体(1)、第一次载体(2)和第二次载体(3),所述主载体(1)为通过柱形线材编制而成的网状主体,且每根柱形线材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毛刺,主载体(1)呈空心状且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主载体(1)的中部设有隔网(10);所述第一次载体(2)设置在主载体(1)内并位于隔网(10)的上方,第一次载体(2)包括空心网格制成的第一空心本体(20),所述第一空心本体(20)的内部设有微生物载体填料(4),第一空心本体(20)的内下端设有配重块(21);所述第二次载体(3)设置在主载体(1)内并位于隔网(10)的下方,第一次载体(2)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载体(1)、第一次载体(2)和第二次载体(3),所述主载体(1)为通过柱形线材编制而成的网状主体,且每根柱形线材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毛刺,主载体(1)呈空心状且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主载体(1)的中部设有隔网(10);所述第一次载体(2)设置在主载体(1)内并位于隔网(10)的上方,第一次载体(2)包括空心网格制成的第一空心本体(20),所述第一空心本体(20)的内部设有微生物载体填料(4),第一空心本体(20)的内下端设有配重块(21);所述第二次载体(3)设置在主载体(1)内并位于隔网(10)的下方,第一次载体(2)包括空心网格制成的第二空心本体(30),所述第二空心本体(30)的内部设有微生物载体填料(4),第一空心本体(20)的内上端设有浮球(31)。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1)的上端和/或者下端套设第一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上设有U形夹口(50)。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1)的上端开口处和/或者下端开口处插设有第二连接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丽都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