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45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它由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浆料等制成。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酯薄膜,将模具平放于其上;放入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酯膜,压上模具,再经加压、起模、脱膜、养护即可成型。浆料由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滑石粉、锯末、硫酸、纯碱、磷酸三纳、草酸、铁缘配制而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特别是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现有的建筑模板一般都用木材制造,这不但浪费木材,且成本较高、不够耐用。也有一些采用其它合成材料制成的模板,但都因成本高、强度不够及加工工艺复杂等原因得不到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用价廉、制造工艺简单的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包括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浆料,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浆料由2.8~3.2Kg的氧化镁、3.2~3.6Kg的氯化镁溶液、0.4~0.8Kg的滑石粉、锯沫0.2~0.6Kg、硫酸0.1~0.3Kg、13~17g纯碱、磷酸三纳16~19g、12~16g草酸、铁缘180~220g组成。浆料中取氧化镁3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最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放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脂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然后涂上脱膜剂、养护后即可。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节约能源、强度高、耐腐蚀、不变形、韧性好、光洁度高、可钉、可锯、可拼装、易安装、周转次数多、可一次加工成所需规格模板。2、工艺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较低、可按用户要求加工成各种梁、柱、楼面模板。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取2mm厚竹片编织板1平方米,0.2mm厚10×10目玻璃纤维布4平方米,0.07mm厚聚脂薄板2.4平方米及浆料。而浆料采用氧化镁3.0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配制。配制过程为将氯化镁溶液稀释到25°浓度(根据气温可适当调高),取氯化镁溶液3.4Kg,将硫酸倒入后加0.2Kg氧化镁搅拌;将所有浆料倒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即可。制作模板时,在工作台上铺1、2平方米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装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每层需用刮板将浆料刮平;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在竹片编制板上再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每层刮平;盖上1、2平方米聚脂薄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养护14天后刷上脱膜剂(约需50g),再养护10~14天即可成型包装。成型后的最佳复合建筑膜板的物理性能为抗折强度>3000N;抗冲击强度>1000次(10Kg砂袋、落差50cm);弹性模量>3000mPa;静曲强度>30mPa;含水率(10%;冻触性)25次(循环),耐水浸渍24小时无变化;板厚8~9mm。实施例二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等用料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浆料采用氧化镁3.2Kg、氯化镁溶液3.2Kg、滑石粉0.8Kg、锯沫0.2Kg、硫酸0.3Kg、纯碱13g、磷酸三纳16g、草酸12g、铁缘220g配制;配制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采用实施例一的膜板制造工艺即可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模板。实施例三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等用料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浆料采用氯化镁2.8Kg、氯化镁溶液3.6Kg、滑石粉0.4Kg、锯沫0.6Kg、硫酸0.1Kg、纯碱17g、磷酸三纳19g、草酸16g、铁缘180g配制;配制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采用实施例一的膜板制造工艺即可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模板。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浆料,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浆料由2.8~3.2Kg的氧化镁、3.2~3.6Kg的氯化镁溶液、0.4~0.8Kg的滑石粉、锯沫0.2~0.6Kg、硫酸0.1~0.3Kg、13~17g纯碱、磷酸三纳16~19g、12~16g草酸、铁缘180~220g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浆料中取氧化镁3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最佳。3.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放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脂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然后涂上脱膜剂、养护后即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它由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浆料等制成。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酯薄膜,将模具平放于其上;放入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酯膜,压上模具,再经加压、起模、脱膜、养护即可成型。浆料由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滑石粉、锯末、硫酸、纯碱、磷酸三纳、草酸、铁缘配制而成。文档编号E04C2/10GK1109541SQ94107270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乔国林, 曾木连 申请人:广东省振兴集团新型建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浆料,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浆料由2. 8~3. 2Kg的氧化镁、3. 2~3. 6Kg的氯化镁溶液、0. 4~0. 8Kg的滑石粉、锯沫0. 2~0. 6Kg、硫酸0. 1~0. 3Kg、13~17g纯碱、磷酸三纳16~19g、12~16g草酸、铁缘180~220g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国林曾木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振兴集团新型建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