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22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包括制备5%‑25%浓度的丝素溶液,滴加在钛板电极上,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用乙醇处理使其β化,制成SF/Ti片,配制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保持溶液体系中钙磷比为1.67,加入一定浓度的丝素溶液,用NaOH溶液调节pH值至5‑8之间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对于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有良好的增殖分化作用,通过丝素蛋白膜对羟基磷灰石的良好调控,在羟基磷灰石矿化液中促进羟基磷灰石的成核和生长,为开发丝素蛋白骨组织修复材料提供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属于丝素蛋白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的形貌、颗粒的大小、形状等对其成骨性有很大影响。天然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是体内钙离子、磷酸根离子与天然胶原蛋白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针状纳米颗粒。如何利用有机分子和无机离子的相互作用制备出具有良好的促干细胞分化及成骨性的羟基磷灰石形貌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丝素蛋白是一种性能优良且容易获取的天然高分子,其内部结构由一系列小的疏水性氨基酸以及亲水性大侧链氨基酸组成。这种组分和结构赋予了丝素蛋白易于降解、结构可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丝素蛋白的应用已经在组织工程、肿瘤治疗和检测及纳米医学等领域得到实践。丝素蛋白本身所具有的羧基能很好地结合钙离子进而调控羟基磷灰石的形成及形貌。研究表明,丝素纤维和丝素蛋白膜在羟基磷灰石矿化液中能很好的调控羟基磷灰石的成核和生长,所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5%‑25%浓度的丝素溶液,滴加在钛板电极上,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用乙醇处理使其β化,制成SF/Ti片;2)、配制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保持溶液体系中钙磷比为1.67,加入一定浓度的丝素溶液,用NaOH溶液调节pH值至5‑8之间。3)、采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以SF/Ti片为阴极,铂环为阳极,加入电解液,在室温下进行电化学沉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5%-25%浓度的丝素溶液,滴加在钛板电极上,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用乙醇处理使其β化,制成SF/Ti片;2)、配制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保持溶液体系中钙磷比为1.67,加入一定浓度的丝素溶液,用NaOH溶液调节pH值至5-8之间。3)、采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以SF/Ti片为阴极,铂环为阳极,加入电解液,在室温下进行电化学沉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促成骨功能的双诱导羟基磷灰石丝素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英王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