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纺织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能够用于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以及可以作用于生命系统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生物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应不引起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丝素蛋白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体内低炎症反应,在体内能够被缓慢降解为氨基酸和多肽,并逐渐被机体代谢和吸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纤维素是由纤维二糖重复单元通过糖苷键粘结而成的线型高分子,相邻葡萄糖环倒置,大分子对称性良好,结构规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纤维素的表面含有大量的自由羟基、具有醇羟基的特定,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纤维素的来源广泛、稳定、无毒、可生物降解、可再生、低成本、高机械强度,在生物医用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将蚕丝蛋白与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了蚕丝蛋白与纤维的优点。中国专利CN105521525A公开的一种骨组织工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棉浆经超声细胞粉碎机振荡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浆液,转移至片层磨具中,冷冻干燥,得到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2)将蚕茧加入到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脱胶处理30min,重复2‑3次,干燥后,在60℃下经溴化锂水溶液溶解后,透析离心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调节pH值至6‑7,在35‑45℃下搅拌水解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级丝素蛋白粉末;(3)将步骤(1)制备的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表面喷洒步骤(2)制备的纳米级丝素蛋白粉末,重复先后铺设片状纤维素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棉浆经超声细胞粉碎机振荡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浆液,转移至片层磨具中,冷冻干燥,得到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2)将蚕茧加入到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脱胶处理30min,重复2-3次,干燥后,在60℃下经溴化锂水溶液溶解后,透析离心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调节pH值至6-7,在35-45℃下搅拌水解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级丝素蛋白粉末;(3)将步骤(1)制备的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表面喷洒步骤(2)制备的纳米级丝素蛋白粉末,重复先后铺设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和喷洒纳米级丝素蛋白粉末,最后再铺设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用封装材料加压密封包覆后,振荡处理,得到纳米丝素蛋白粉末/纤维素多孔支架坯品;(4)将步骤(3)制备的纳米丝素蛋白粉末/纤维素多孔支架坯品去除封装材料后,浸渍于去离子水溶液中充分溶胀处理后,进行加热加压固化处理后,置于60℃烘箱中烘干,得到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片状纤维素多孔支架层的厚度为1-3μm,孔径尺寸为30-80μm,孔隙率不低于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粉末增强的纤维素多孔医用支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丝素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