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18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3‑6份、黄柏2‑5份、青蒿3‑6份、秦皮3‑6份、栀子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剂由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构成,其中的白头翁、黄柏、和秦皮是经典治疗腹泻的方剂“白头翁汤”中的三味药材,又加上青蒿和栀子,青蒿,苦、寒,入肝、胆经,有清热和宣化湿热的作用,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可清三焦之火兼利肝胆湿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降低鸡场因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腹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防治家畜家禽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鸡大肠杆菌病在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尤以雏鸡和中鸡发生居多。临床表现为多种症型,较常见的有败血症、肠炎、肉芽肿、心包炎等,临床上主要表现拉黄绿色稀水样粪便,最后多以极度脱水、衰弱而死亡,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已经成为鸡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的损失。当前对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疫苗能够防控,且一些养鸡场的环境建设和饲养管理水平还不够高,这极其有利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是靠一些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但大肠杆菌不仅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产生有害药物残留而危害食品安全。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的特色,复方中草药是根据中兽医理论经过科学组方配伍制成,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小,对环境污染小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广大畜牧工作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3-6份、黄柏2-5份、青蒿3-6份、秦皮3-6份、栀子2-5份。上述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10倍量的水浸泡20-4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合并的提取液,最终浓缩至含生药量为1.2-1.6g/mL;加入乙醇进行醇沉,2-6℃过夜,抽滤得上清液,上清液加入辅料制成口服液。所述乙醇体积浓度为60-80%。所述辅料为体积浓度3-6%的丙二醇和体积浓度为1-4%的无水乙醇。本专利技术各有效成分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李杲:张仲景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汤主之,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男子阴疝偏坠,小儿头秃膻腥,鼻衄无此不效,毒痢有此获功。《本草求真》:白头翁,何以用此以治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秃疮,疝瘕等症;亦因邪结阳明,服此热解毒清,则肾不燥扰而骨固,胃不受邪而齿安,毒不上侵而止衄,热不内结而疝与瘕皆却,总皆清解热毒之力也。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始载于《本草纲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青蒿:味辛、苦,性寒,归胆、肝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主暑热;暑湿;湿温;阴虚发热;疟疾;黄疸。《重庆堂随笔》:青蒿,专解湿热,而气芳香,故为湿温疫疠要药。又清肝、胆血分之伏热,故为女子淋带、小儿痉痫疳NI神剂,《本草》未言,特为发之。秦皮:味苦,性寒,归胆、肝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别录》方止男子精虚,妇人崩带;甄氏方又治小儿惊癎身热,及肝热目暗,翳目赤肿,风泪不止等疾;皆缘肝胆火郁气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浊气分清,散气收敛。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治妇人科,定五崩,止血带;治大方科,止虚痢,敛遗精;治小儿科,安惊癎,退变蒸发热。栀子:味苦,性寒,归三焦、心、肺经。始载于《本草图经》。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齄鼻,白癞,赤癞,疮疡。本专利技术方剂由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构成,其中的白头翁、黄柏、和秦皮是经典治疗腹泻的方剂“白头翁汤”中的三味药材,又加上青蒿和栀子,青蒿,苦、寒,入肝、胆经,有清热和宣化湿热的作用,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可清三焦之火兼利肝胆湿热;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中兽医理论和药物的病理效果实验研究,又结合了生产实际,配伍组成的一种新的中药复方,旨在降低鸡场因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腹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防治家畜家禽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60g、黄柏40g、青蒿60g、秦皮60g、栀子30g。制备方法: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的10倍量水浸泡3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合并的提取液,最终浓缩至含生药量为1.4g/mL;加入乙醇进行醇沉,乙醇体积浓度为75%,4℃过夜,抽滤得上清,上清液加入辅料制成口服液,加入辅料为:体积浓度为5%的丙二醇,体积浓度为3%的无水乙醇。实施例2本实施例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60g、黄柏30g、青蒿50g、秦皮50g、栀子50g。制备方法: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的10倍量水浸泡2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合并的提取液,最终浓缩至含生药量为1.3g/mL;加入乙醇进行醇沉,乙醇体积浓度为60%,2℃过夜,抽滤得上清,上清液加入辅料制成口服液,加入辅料为:体积浓度为3%的丙二醇,体积浓度为1%的无水乙醇。实施例3本实施例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50g、黄柏50g、青蒿40g、秦皮60g、栀子40g。制备方法: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的10倍量水浸泡4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合并的提取液,最终浓缩至含生药量为1.6g/mL;加入乙醇进行醇沉,乙醇体积浓度为80%,6℃过夜,抽滤得上清,上清液加入辅料制成口服液,加入辅料为:体积浓度为6%的丙二醇,体积浓度为4%的无水乙醇。实施例4本实施例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40g、黄柏20g、青蒿50g、秦皮40g、栀子30g。制备方法: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的10倍量水浸泡25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合并的提取液,最终浓缩至含生药量为1.2g/mL;加入乙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3‑6份、黄柏2‑5份、青蒿3‑6份、秦皮3‑6份、栀子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3-6份、黄柏2-5份、青蒿3-6份、秦皮3-6份、栀子2-5份。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按重量份称取白头翁、黄柏、青蒿、秦皮和栀子这五种药材,先加入药材10倍量的水浸泡20-4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待沸腾后提取60min,将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丽李娜冯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后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