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83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茶加工装置,机架上固定有两端均密封的加工桶,加工桶上、下两端均设有若干通孔;加工桶内固定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工桶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电机的输出轴自由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连接有敲击杆,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凸轮,机架上固定有活塞桶,活塞上侧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和凸轮滑动配合;活塞桶下端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机架上固定有涡流管,进气端和出气孔连通,冷气出气端连通有冷气三通管,热气出气端连通有热气三通管,冷气三通管的一端和加工桶上端连通;热气三通管的一端和加工桶下端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满足提香和筛分装置一体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茶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绿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绿茶制作,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在茶叶加工的后期阶段,通常会将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翻炒,使茶叶中的香味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挥发出来,让加工好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味,这道工序称为提香,其基本原理是让茶叶在运动状态下受热,以保持均匀升温。现阶段所使用的提香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使用成型茶叶进行加工,提香时间相对较长,能耗比较大;致使茶叶之间的磨损加剧,加工损失大,茶形破坏严重,会产生大量低品质的茶叶粉末。授权公告号CN10165821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提香方法”,主要是利用需提香茶叶和茶末混合在提香机中加热,利用茶末给茶叶提香,但由于茶叶和茶末混合在一起,提香工艺完成后还需要将茶叶人工输送至筛分装置处进行筛分工作,一方面需要多个装置进行工作,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需要人工进行运输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加工装置,以满足提香和筛分装置一体化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绿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两端均密封的加工桶,加工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绿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定有两端均密封的加工桶,加工桶上、下两端均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有滤布;加工桶内固定有第一滤网和位于第一滤网下方的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滤网;机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工桶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电机的输出轴自由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连接有敲击杆,敲击杆上、下运动可以间歇的敲击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加工桶外的部分固定有凸轮,机架上位于凸轮下方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侧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和凸轮滑动配合;活塞桶下端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内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孔内设有出气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定有两端均密封的加工桶,加工桶上、下两端均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有滤布;加工桶内固定有第一滤网和位于第一滤网下方的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滤网;机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工桶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电机的输出轴自由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连接有敲击杆,敲击杆上、下运动可以间歇的敲击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加工桶外的部分固定有凸轮,机架上位于凸轮下方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侧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和凸轮滑动配合;活塞桶下端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内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孔内设有出气单向阀;机架上固定有涡流管,涡流管包括进气端、冷气出气端以及热气出气端,进气端和出气孔连通,冷气出气端连通有冷气三通管,热气出气端连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碧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桐梓县绿康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