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3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其制造方法。两根钢梁(1)拼接端具有中心临时支柱(6),远离端具有支柱(2)。先将两根钢梁(1)用连接螺栓(5)连成整体,然后起项中心临时支柱(6),使钢梁(1)下缘产生压应力;再浇注混凝土层(3),混凝土凝固后将通过剪力键(4)与钢梁(1)形成组合截面;然后撤除中心临时支柱(6),在跨中仍然存在压应力。该过程没有采用预应力钢束,解决了只有通过预应力钢束才能获得预应力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造价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尤其是桥梁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尤其适合于桥梁、建筑结构的无需钢束即可获得预应力的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有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相关报道,ZL94248089.9公开的“连接式混凝土模板组合梁”为矩形截面,其上有若干孔,梁头设有单耳和双耳,还有连接销、定位销和定位插昨等,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麻烦。本专利技术的可以通过体系转换,节省预应力钢束及锚具,获得预应力,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结构形成过程中,截面几何特性与截面内力均在不断变化的特征,对结构进行体系转换,无需预应力钢束,即可获得预应力,从而调整结构内力状态,形成符合强度要求的组合梁这一原理,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调整内力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两根长度相同且彼此将要拼接的钢梁(1),钢梁(1)远离拼接端的两端分别具有垂直的支柱(2),在钢梁(1)的上面具有混凝土层(3),钢梁(1)顶面的延长方向上具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两根长度相同且彼此拼接的钢梁(1),钢梁(1)远离拼接端的两端分别具有垂直的支柱(2),钢梁(1)拼接端具有垂直的临时支柱(6)并由高强螺栓(5)进行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钢梁(1)顶面的延长方向上具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剪力键(4)及后浇混凝土层(3),由高强螺栓(5)将两根钢梁(1)连成整体,由剪力键(4)将后浇混凝土层(3)和将钢梁(1)连成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陈善军郭帅熊正元方秦汉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