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3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由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2.5‑5.5、4.3‑7.3和7.9‑10.9,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中丙烯酸酯的加入大大提高塑性、耐热性、耐寒性以及耐水性,引发剂优异的溶解性和快干性提升整体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性能,乳化剂能够能阻止金属离子对产品的消极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和减少形成溶液所需要的能量,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改进剂ACR的性能,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能够在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冲击韧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抗拉强度,达到效果的使用量较少,降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复杂装置,减少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产品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组合
,具体是指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ACR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缩写,丙烯酸酯共聚物是以丙烯酸酯(以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为原料经共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的总称,丙烯酸脂具有活泼的双键、易自聚,亦易共聚,共聚单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另外的丙烯酸系化合物或其他带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主要有苯乙烯、丙烯睛、醋酸乙烯、氯乙烯等),性能、形态和用途随所选单体和聚合方法不同而差异很大。改性剂ACR主要是改善和提高镁水泥性能的外加化学共聚物,改进剂ACR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多通过制备工艺方面进行性能改善,例如改变加料方式、反应温度、丙烯酸酯类单体配比等控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分子量来改变其加工性能,但总体的性能提升不大,改进剂ACR在使用中仍需较大的添加量才能达到效果,目前的改进剂ACR对于抗热性、抗老化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存在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热抗老化、少量即可显著提高性能的改性剂ACR。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由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2.5-5.5、4.3-7.3和7.9-10.9。作为改进,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是将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在乳化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聚合,温度为38℃-82℃。作为改进,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一种或多种。作为改进,所述的乳化剂为缩甲基纤维素、烷基磷酸盐、聚丙烯酸、聚氧丙烯烷基醚、聚丙烯酸钠、聚氧丙烯烷基脂肪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2-3%。作为改进,所述的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或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物,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3%-1.5%。作为改进,所述的引发剂为组合物,一个为过硫酸盐、醋酸乙酯、有机过氧化物、偶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另一个为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硫代硫酸盐中的一种,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3-1.4%。作为改进,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是C4-C20的烷基硫醇,其总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作为改进,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向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调节剂,搅拌5min,通入氮气,升温至70℃,再加入引发剂,在70~90℃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40-65:80-50,优选45-60:70-55;(2)、在70℃下,向步骤(1)聚合后的产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搅拌20分钟后加入引发剂,升温至90℃以上保温2-2.5小时,降温至50℃,过滤得抗热老化改性剂ACR乳液,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75-95:0-15,优选80-95:0-10。作为改进,所述的步骤(1)中单体总重与步骤(2)中单体总重之比为60-85:25-8,优选70-80:2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提供了一种能够显著改善性能的ACR,其中丙烯酸酯的加入大大提高塑性、耐热性、耐寒性以及耐水性,提高性能优异,引发剂优异的溶解性和快干性提升整体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性能,乳化剂能够改善乳溶液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能阻止金属离子对产品的消极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和减少形成溶液所需要的能量,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改进剂ACR的性能,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能够在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冲击韧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抗拉强度,达到效果的使用量较少,降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复杂装置,减少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产品使用便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由重量比20:3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2.5、4.3和7.9。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是将重量比20:3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在乳化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聚合,温度为38℃。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乙酯。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磷酸盐,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2%。所述的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物,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3%。所述的引发剂为组合物,一个为过硫酸盐,另一个为亚硫酸盐,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3%。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是C4-C20的烷基硫醇,其总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1%。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向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调节剂,搅拌5min,通入氮气,升温至70℃,再加入引发剂,在70℃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60:70;(2)、在70℃下,向步骤(1)聚合后的产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搅拌20分钟后加入引发剂,升温至90℃以上保温2小时,降温至50℃,过滤得抗热老化改性剂ACR乳液,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95:1。所述的步骤(1)中单体总重与步骤(2)中单体总重之比为70:20。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实施例二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由重量比30:4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3.8、4.9和8.4。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是将重量比30:4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在乳化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聚合,温度为48℃。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丁酯。所述的乳化剂为缩甲基纤维素,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1.3%。所述的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8%。所述的引发剂为组合物,一个为有机过氧化物,另一个为亚硫酸氢盐,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5%。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是C4-C20的烷基硫醇,其总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1%。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向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调节剂,搅拌5min,通入氮气,升温至70℃,再加入引发剂,在75℃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45:65;(2)、在70℃下,向步骤(1)聚合后的产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搅拌20分钟后加入引发剂,升温至90℃以上保温2.1小时,降温至50℃,过滤得抗热老化改性剂ACR乳液,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配比为85:8。所述的步骤(1)中单体总重与步骤(2)中单体总重之比为70:15。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实施例三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由重量比55: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5.5、7.3和10.9。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是将重量比55: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在乳化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聚合,温度为82℃。所述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乙酯。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丙烯烷基脂肪酸酯,用量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2.5‑5.5、4.3‑7.3和7.9‑1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特性粘度为2.5-5.5、4.3-7.3和7.9-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是将重量比20-55:30-65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在乳化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聚合,温度为38℃-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缩甲基纤维素、烷基磷酸盐、聚丙烯酸、聚氧丙烯烷基醚、聚丙烯酸钠、聚氧丙烯烷基脂肪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2-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或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物,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3%-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热老化的改性剂AC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组合物,一个为过硫酸盐、醋酸乙酯、有机过氧化物、偶氮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岳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岳峰集团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