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90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阳离子聚电解质共混于水中,使所得水溶液中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上的羧基与阳离子聚电解质通过静电作用进行吸附;向所述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使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碳六十具备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的性质,保证载流子有效传输;基于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分子结构,能够使其在成膜过程中形成微纳结构,提升用其作为电子传输层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取出率;利用表面吸附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加快激发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衰减,能够提高用其作为电子传输层的电致发光器件的荧光量子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传输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全色显示、背光源及固态照明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溶液加工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大面积制作等优势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器件性能(如:工作电压高,电流效率低,寿命差等问题)与蒸镀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溶液型有机发光二极管需要在平衡载流子注入与传输方面大幅改善以提高器件整体性能。目前,在量产工艺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电子传输材料(作为主体)中掺杂N-型掺杂剂。其中,LiQ作为N-型掺杂剂应用最为广泛。由于使用的是共掺杂的蒸镀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蒸镀速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两者的掺杂比例,从而影响电子的注入与传输,降低器件性能,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有溶液加工型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差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用其制备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能够提升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光取出率、荧光量子产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阳离子聚电解质共混于水中,使所得水溶液中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上的羧基与阳离子聚电解质通过静电作用进行吸附;向所述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使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上,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阳离子聚电解质共混于水中,使所得水溶液中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上的羧基与阳离子聚电解质通过静电作用进行吸附;向所述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使水溶性金属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上,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所得水溶液中阳离子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5~1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六十含羧基衍生物中衍生链的碳原子数不多于8个;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选自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啶、聚二烯丙二甲基氯化铵或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液加工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