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8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体(1)、尤其永久电磁体,所述电磁体(1)具有提供两个磁极(2、3)的磁芯(4)、围绕所述磁芯(4)卷绕的线圈(5)以及容纳所述磁芯(4)和所述线圈(5)的罐状的壳体(6),其中,所述线圈(5)具有两个沿绕组的周向向外突伸的、导引穿过所述壳体(6)的壳体开口(7)的绞合线端部(8、9)。为了特别简单并且坚固地制造所述电磁体(1),在此建议,所述壳体开口(7)构造为槽形并且从所述壳体(6)的敞开的端面(10)开始大致平行于线圈轴线(12)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体、尤其永久电磁体,所述电磁体具有提供两个磁极的磁芯、围绕所述磁芯卷绕的线圈以及容纳所述磁芯和所述线圈的罐状的壳体,其中,所述线圈具有两个沿绕组的周向向外突伸的、导引穿过所述壳体的壳体开口的绞合线端部。
技术介绍
电磁体,并且由其永久电磁体在现有技术中充分已知。这类电磁体基本由用线圈缠绕的磁芯构成。通过对线圈加载电流可以在磁芯内部感应出磁场。如果电磁体是永久电磁体,则磁芯是永磁体,或磁芯附加地具有永磁体。因此,永久电磁体可以用于(基于优选状态)产生磁性保持力并且在线圈被操作、也就是说被电流通流的状态下不产生保持力。这点例如可以用于在抽吸清洁设备、例如吸尘器内部开关补加空气活门,使得补加空气活门在永久电磁体未通电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磁性力保持关闭,并且在对线圈加载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抵消或至少减弱永久电磁体的磁场打开补加空气活门。在现有技术已知的电磁体中不利的是,尤其在电磁体装入设备中时,线圈的绞合线端部可能容易在壳体的壳体开口上被折弯。此外,与增加制造耗费相关的是,绞合线端部必须穿过壳体的壳体开口向外导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基于前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体,该电磁体能以较低的耗费制造,并且在该电磁体中使绞合线端部承受较低的在壳体上被折弯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建议,所述壳体开口构造为槽形并且从所述壳体的敞开的端面开始大致平行于线圈轴线延伸。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绞合线端部在电磁体组装、也就是将线圈嵌入壳体内时不必通过大多非常小的孔洞向外导引,而是可以从壳体的未封闭的端面开始从壳体导引出,所述端面提供用于绞合线端部进入槽形的壳体开口的导入口。由于是槽形的,所以壳体开口具有比横向延伸段更大的纵向延伸段、也就是说壳体开口沿平行于线圈轴线的方向的延伸量大于沿壳体的(相对于线圈轴线的)周向的延伸量。因此,绞合线端部可以依次布置在槽中,从而绞合线端部同样最佳地保持在壳体开口内,并且不会像例如在圆形壳体开口中的情况那样相互挤压。优选地,壳体可以设计为柱体,其中,所述柱体的第一端面敞开,并且所述柱体的第二端面至少部分封闭,以便为沿轴向导入壳体内的线圈提供端部止挡。壳体在开放的端面上具有进入槽形的壳体开口的导入区域,从而绞合线端部不必沿径向导引穿过壳体开口,而是在将线圈插入壳体中的同时可以将绞合线端部推入槽形的壳体开口中。尤其建议,所述绞合线端部在所述壳体开口的一个端部区域中从所述壳体导引出,所述端部区域远离所述壳体的限定出壳体开口的边界的端面。根据该实施方式,绞合线端部在将线圈嵌入壳体中后沿与线圈轴线平行的方向尽可能远地导入槽形的壳体开口中,从而绞合线端部尽可能远地离开提供进入壳体开口的入口的端面。因此,在所述方向上避免了绞合线端部在壳体棱边上弯折并且由此受损的风险。在相反的面上、也就是说在壳体的不提供进入壳体开口的入口的端面方向上,绞合线端部优选与壳体开口的边界间隔数毫米。在将电磁体装入设备时,壳体开口的封闭侧优选在前,从而绞合线端部(如果存在的话)被从棱边弯离、也就是说朝槽形的壳体开口的敞开的面的方向。因此,电磁体的壳体一方面易于将线圈嵌入壳体中或将绞合线端部嵌入槽形壳体开口中,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实现线圈被壳体充分覆盖,从而能够实现电磁体的最佳的保持力。虽然由于槽形的壳体开口,使壳体的贴靠在线圈上的周壁被减少并且由此也削弱了保持力,但通过壳体开口的尺寸的相应设计可以使对保持力的削弱较小。例如可以由大约3.5%的面积减小引起的保持力削弱保持在2%以下。在此假设,例如大约140mm2的总接触面积减小了5mm2,并且磁体的例如40N的最大保持力被减小0.5N。尤其建议,所述壳体开口具有至少5mm、优选直至最大20mm的轴向长度。在所使用的例如具有20至40mm的壳体外径的电磁体的针对例如家用电器典型的、相对较小的结构尺寸中,壳体开口的直至20mm的槽长度足以将绞合线端部导入壳体开口中,优选直至电磁体的轴向纵向延伸段的中部并且同时承受尽可能小的保持力损失。尤其建议,所述壳体开口具有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的最多75%的最大轴向长度。因此,槽形的壳体开口从提供进入壳体开口的入口的端面开始最大以壳体的轴向长度的75%伸入壳体的材料中,特别优选仅最多至轴向壳体长度的50%的最大轴向长度。壳体开口的长度适合实现前述优点,同时最小化与此相关联的缺点。优选地,所述绞合线端部沿所述壳体开口的纵向延伸段依次地布置。通过壳体开口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槽形的设计方案,在所建议的依次布置方式中,绞合线端部可以同样最佳地被壳体的限定壳体开口的边界的材料支撑和导引。然而原则上也可以并排布置绞合线端部,从而绞合线端部沿壳体的周向观察依次地布置。此外建议,所述绞合线端部在至少一个导引穿过所述壳体开口的长度区段方面具有外罩。因此,所述绞合线端部至少在与壳体机械接触的区域中被包覆。所述外罩对机械载荷提供附加的保护,所述机械载荷例如在将线圈嵌入壳体中和/或将电磁体安装入电器中时作用于绞合线端部。分别根据外罩的沿绞合线端部的纵向延伸段的厚度、也就是说壁厚和长度能够同时实现绞合线端部的改善的电绝缘和机械强度。此外,从壳体导引出的绞合线端部的外罩可以例如在预先固定线圈或电磁体时或在扭转保护的意义上用作安装辅助工具。在此建议,所述外罩是具有塑料的注塑包覆件。优选地,绞合线端部用尤其耐火的和/或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被注塑包覆。在实践中,例如在标号PA66-GF25FR下已知的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塑料证明是特别优选的。在此建议,所述外罩具有至少0.2mm、优选直至1mm的厚度、也就是壁厚。这样的厚度通常足以实现外罩和由此被包覆的绞合线端部的希望的坚固性,并且同时使槽形的壳体开口尽可能狭窄。特别优选地建议大约0.5mm至0.7mm的外罩厚度。两个绞合线端部优选一起被外罩注塑包覆,从而这些绞合线端部直接相互贴靠并且注塑在共同的外罩中。然而原则上单独的注塑包覆也是可行的,从而这些绞合线端部在其被包覆的长度区段的区域中也保证可相对彼此位移。所建议的壁厚是基于圆形横截面形状的最小壁厚。尤其在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中,壁厚可以沿周向变化,然而应具有至少所提及的最小壁厚(厚度)。尤其建议,所述外罩的最小厚度大约相当于所述绞合线端部的直径。通常使用的绞合线具有例如0.1mm直至1mm的直径。当绞合线具有0.5mm的直径并且外罩的厚度同样为0.5mm时,基于圆形的横截面形状产生例如1.5mm的总直径。最后建议,所述外罩包覆所述绞合线端部的至少4mm的长度区段。然而尤其也可以优选地规定,所述外罩不仅覆盖绞合线端部的局部区域,而且优选覆盖线圈的至少局部区域。由此,外罩也扩展到壳体内部的线圈上,并且一方面包围线圈并且另一方面包围绞合线端部穿过壳体开口的通道区域以及绞合线端部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由此,所述外罩既具有弯折保护功能,又具有线圈的电绝缘功能。同时也使绞合线端部更牢固地与线圈的绕组连接。由此,电磁体可设计为可触碰的执行器,该执行器适合用在防护等级II设备上。此外,绞合线端部以及线圈的包覆的外罩简化了线圈或整个电磁体的安装。附图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体的外部立体视图,图2示出电磁体的分解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体(1)、尤其永久电磁体,所述电磁体(1)具有提供两个磁极(2、3)的磁芯(4)、围绕所述磁芯(4)卷绕的线圈(5)以及容纳所述磁芯(4)和所述线圈(5)的罐状的壳体(6),其中,所述线圈(5)具有两个沿绕组的周向向外突伸的、导引穿过所述壳体(6)的壳体开口(7)的绞合线端部(8、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7)构造为槽形并且从所述壳体(6)的敞开的端面(10)开始大致平行于线圈轴线(12)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8 DE 102017110849.11.一种电磁体(1)、尤其永久电磁体,所述电磁体(1)具有提供两个磁极(2、3)的磁芯(4)、围绕所述磁芯(4)卷绕的线圈(5)以及容纳所述磁芯(4)和所述线圈(5)的罐状的壳体(6),其中,所述线圈(5)具有两个沿绕组的周向向外突伸的、导引穿过所述壳体(6)的壳体开口(7)的绞合线端部(8、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7)构造为槽形并且从所述壳体(6)的敞开的端面(10)开始大致平行于线圈轴线(12)延伸。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线端部(8、9)在所述壳体开口(7)的一个端部区域中从所述壳体(6)导引出,所述端部区域远离所述壳体(6)的限定出壳体开口(7)的边界的端面(10)。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7)具有至少5mm、优选直至最大20mm的轴向长度(L)。4.按照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斯特朗U海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