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72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轮毂模具的制作:根据三维模型设计出轮毂模具,使用毛坯材加工成型出轮毂模具,表面均匀涂抹硬脂酸锌粉末,对轮毂模具进行烧结;S2:称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轮毂原料;S3:轮毂原料混合;S4:轮毂的成型;S5:轮毂的表面处理:镀锌液体对轮毂进行浸泡钝化处理,静电喷涂后的轮毂真空干燥后进行烤漆加工,可以提高对轮毂成型加工的操作效率,降低了轮毂成型的时间,降低了对轮毂加工的生产成本,满足了对轮毂批量生产的要求,通过对轮毂材料的选择混合加工,提高了成型后轮毂的硬度、刚度、抗冲力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了轮毂的使用性能,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成型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高强度板在汽车底盘部件上的广泛应用,产品设计变得更加复杂,使产品的加工变得更有难度。高强度是屈服强度大、延伸率低、可塑性差的材料,随着板料强度的提高,传统的冷冲压工艺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现象,无法满足高强度钢板的加工工艺要求。轮毂是底盘部件中的零件,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在对轮毂成型的加工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轮毂成型的材料在对轮毂冲压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成型加工的破裂现象,且现有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轮毂,无法满足对轮毂批量加工的要求,增加了对轮毂加工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对轮毂加工生产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毂材料成型过程中容易破裂和对轮毂无法批量加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轮毂模具的制作:利用Solidworks、Pro/E或UG制图软件绘制出轮毂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根据三维模型设计出轮毂模具,根据设计出的轮毂模具,在CNC加工中心使用毛坯材加工成型出轮毂模具,之后在轮毂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硬脂酸锌粉末,再对轮毂模具进行烧结,将烧结好的模具冷却至室温后,备用;S2:称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轮毂原料:碳素钢25~45份、球墨铸铁30~50份、钛合金25~45份、铝合金20~40份、锰合金10~20份、镁合金30~45份、金属基复合材料20~30份;S3:轮毂原料混合:将轮毂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高强度板底盘部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轮毂模具的制作:利用Solidworks、Pro/E或UG制图软件绘制出轮毂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根据三维模型设计出轮毂模具,根据设计出的轮毂模具,在CNC加工中心使用毛坯材加工成型出轮毂模具,之后在轮毂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硬脂酸锌粉末,再对轮毂模具进行烧结,将烧结好的模具冷却至室温后,备用;S2:称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轮毂原料:碳素钢25~45份、球墨铸铁30~50份、钛合金25~45份、铝合金20~40份、锰合金10~20份、镁合金30~45份、金属基复合材料20~30份;S3:轮毂原料混合:将轮毂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在原料顺次添加的过程中持续搅拌,当原料添加完成后,使用搅拌机对混合后的原料再次搅拌20-30min使原料均匀混合,后续向搅拌机的内部添加阻燃剂10~15份,然后对原料搅拌15-20min均匀混合;S4:轮毂的成型:当混合后的轮毂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轮毂原料浇入模具中,使熔融状态下的轮毂材料在模具中填充,采用压铸的加工方法对模具中的轮毂原料施压,完成对轮毂的压铸成型加工,得到成型的轮毂;S5:轮毂的表面处理:将成型后的轮毂浸泡在水洗槽中,利用水洗槽中的镀锌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玲玲崔华国赵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启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