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分子合成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介孔材料并将其用于处理酚类化合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所有已知的单苯环化合物中,苯酚类化合物占据其中很大的比例。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如炼钢厂,造纸厂,石油化工企业等工业废水以及废气中。由于酚类化合物在水中具有很高的可溶性以及稳定性,很难被土壤吸收和被环境自然降解,使得其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化合物之一。众所周知,酚类化合物对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体具有很高的毒性,并且具有潜在的诱导癌变的危险。因此,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国际环保组织(IOEP)以及欧盟对于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排放量有着严格的限制。国际卫生组织对于酚类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含量上限为1ppb。因此,对于酚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处理的研究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酚类的处理,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膜分离、萃取法、生物处理、光催化以及氧化技术等。各种应用方法均存在运营成本过高,工艺繁琐,或者处理后的酚类降解不达标等问题。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对酚类进行氧化处理。卤胺类化合物由于其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卤胺大分子化合物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之后再加入介孔材料,并超声分散均匀;(2)调整反应体系温度为60~80℃,反应8~16h,反应结束后,并于140~160℃下烘干3~6min,结束后,洗涤、离心,制得改性介孔材料粗品;(3)将所得改性介孔材料粗品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洗涤、离心、烘干,得到所述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卤胺大分子化合物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之后再加入介孔材料,并超声分散均匀;(2)调整反应体系温度为60~80℃,反应8~16h,反应结束后,并于140~160℃下烘干3~6min,结束后,洗涤、离心,制得改性介孔材料粗品;(3)将所得改性介孔材料粗品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洗涤、离心、烘干,得到所述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卤胺类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介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卤胺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通式(1)中,X表示为Cl或Br;n为70~100之间;所述卤胺大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条件下,将5,5-二甲基海因与氢氧化钠于乙醇溶液中,磁力搅拌30min,反应完成后将溶剂完全去除,制得5,5-二甲基海因钠盐;(2)将步骤(1)所得5,5-二甲基海因钠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于60~100℃磁力搅拌10~30min后,滴加3-氯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学宏,王英沣,孙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