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45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52
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具体步骤是:一、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二、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三、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四、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五、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六、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七、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八、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结合了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的优势,有效遏制了因制造过程导致的批次产品可靠性退化,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保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属于制造可靠性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制造商需要不断满足市场与客户对于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方面不断提升的要求。制造过程是产品形成的决定性过程,其稳定性与精确性直接决定了批次产品可靠性退化的程度。因此,加强在传统制造质量管理与控制中产品可靠性保证工作已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识。目前,现存的以提升批次产品可靠性为目标的制造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根据已知工程经验选取能够定性表征产品可靠性的制造阶段指标,进而对制造可靠性进行间接的、定性的、框架式的管理和控制;第二类则在确定与可靠性相关的核心工艺参数后,利用相应的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实现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保证。然而,上述方法均是通过过程质量的监控来间接实现批次产品可靠性的提升,然而它们均无法定量刻画制造过程质量与产品批次可靠性退化关联关系,导致无法对为增强批次可靠性所额外投入的生产成本和相应获得的批次可靠性提升进行费效比分析。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随后对由预防性维修与事件时间间隔控制图组成的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进而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随后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最后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在定量描述制造过程质量与批次可靠性退化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能提升制造阶段产品可靠性退化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目前的面向产品可靠性的制造质量控制中由于忽视各类生产约束与相应批次可靠性提升之间定量关系带来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随后对由预防性维修与事件时间间隔控制图组成的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进而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随后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最后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提出的基本假设如下:假设1产品可靠性仅由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偏差和缺陷决定;假设2涉及的加工工位均为高质量过程且采用连续监控;假设3制造过程退化服从离散马尔可夫链模型且转移强度矩阵已知;假设4预防性维修与修复性维修都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一)基于上述假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步骤2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步骤3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步骤4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步骤5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步骤6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步骤7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步骤8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是指根据客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结构,确定与产品可靠性最为相关的一种关键过程偏差与关键制造缺陷;随后建立制造质量-产品可靠性关联模型,以表征产品可靠性退化量ΔR,表达式为这里R0(tw)表示产品设计可靠度在质保期终点时的理想值,cw表示产品在质保期内因自身质量原因出现故障引起的质保成本,k表示关键过程偏差对质保成本增加的影响系数,V表示关键过程偏差量,G(tw)表示单个关键制造缺陷在质保期内引发失效的概率,D表示关键制造缺陷的个数。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是应用定期预防性维修与事件时间间隔控制图进行对目标制造过程进行初步监控,以保证制造过程处在理想状态,并根据控制图报警与预防性维修活动的时序关系划分出全部三类子场景;具体而言,场景I是指制造过程始终处于理想状态直到执行预防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场景II是指制造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转移到恶劣状态,且控制图正确报警,通过恢复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场景III是制造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转移到恶劣状态,但控制图未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正确报警,通过恢复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是指计算控制策略长期运行时单个周期属于各子场景的概率;具体地,场景I的发生概率可表示为其中x表示过程的临界状态,H表示预防性维修时间间隔,p1,i(t)表示过程在t时刻处于状态i的概率,其概率向量p1,1(t)=[p1,1(t),p1,2(t),L,p1,N(t)]可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其中Λ1表示过程状态转移强度矩阵;场景II的发生概率可表示为其中N表示过程的状态总数,表示过程在t时刻处于报警状态Aj的概率,其概率向量可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其中Λ2表示过程的状态转移强度增广矩阵,写为:其中,λi,j为矩阵Λ1的对应元素,υi表示过程处于状态i时目标监控事件的发生强度,LCL表示事件时间间隔控制图的下控制限;场景III的发生概率可表示为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是指计算各子场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间长度;具体地,场景I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可表示为E(Tcycle|SI)=H;场景II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可表示为其中p2,i(t)表示过程在t时刻处于运行状态i的概率,其对应的状态转移强度矩阵为Λ2;场景III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可表示为E(Tcycle|SIII)=H;其中,步骤5所述的“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是指综合考虑维修活动和控制图运行时产生的各类成本,计算联合控制策略长期运行时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具体地,场景I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可表示为其中cPM为单次预防性维修成本,cACI为单次过程检查成本,cFA为单次控制图虚警成本,cOPE为单次控制图打点成本;场景II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期望值表示为其中cCM表示单次修复性维修成本;场景III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期望值表示为其中cTT表示由预防性维修转修复性维修所需费用。其中,步骤6中所述的“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是指算联合控制策略长期运行时,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具体地,场景I单个周期内可靠性退化总量期望值为其中其中Φ(g)为过程质量-可靠性退化模型的简化形式,fi(v)表示关键过程偏差在过程状态i时的概率密度函数,gi(d)表示关键制造缺陷在过程状态i时的概率质量函数;场景II单个周期内可靠性退化总量期望值为场景III单个周期内可靠性退化总量期望值为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提出的基本假设如下:假设1产品可靠性仅由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偏差和缺陷决定;假设2涉及的加工工位均为高质量过程且采用连续监控;假设3制造过程退化服从离散马尔可夫链模型且转移强度矩阵已知;假设4预防性维修与修复性维修都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步骤2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步骤3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步骤4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步骤5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步骤6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步骤7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步骤8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通过以上步骤,在定量描述制造过程质量与批次可靠性退化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能提升制造阶段产品可靠性退化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提出的基本假设如下:假设1产品可靠性仅由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偏差和缺陷决定;假设2涉及的加工工位均为高质量过程且采用连续监控;假设3制造过程退化服从离散马尔可夫链模型且转移强度矩阵已知;假设4预防性维修与修复性维修都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步骤2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步骤3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步骤4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步骤5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步骤6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步骤7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步骤8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通过以上步骤,在定量描述制造过程质量与批次可靠性退化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能提升制造阶段产品可靠性退化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步骤2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步骤3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步骤4计算各子场景单个周期的期望时长;步骤5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总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步骤6计算各子场景的单个周期内产品可靠性退化总量的期望值;步骤7计算系统平均可靠性退化量与平均运行成本的期望;步骤8以期望平均可靠性退化量最小为目标,对联合策略的决策参数进行联合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建立制造过程质量-产品可靠性退化关联模型”,是指根据客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结构,确定与产品可靠性最为相关的一种关键过程偏差与关键制造缺陷;随后建立制造质量-产品可靠性关联模型,以表征产品可靠性退化量ΔR,表达式为这里R0(tw)表示产品设计可靠度在质保期终点时的理想值,cw表示产品在质保期内因自身质量原因出现故障引起的质保成本,k表示关键过程偏差对质保成本增加的影响系数,V表示关键过程偏差量,G(tw)表示单个关键制造缺陷在质保期内引发失效的概率,D表示关键制造缺陷的个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对联合策略进行预设计,并确定全部子场景”,是应用定期预防性维修与事件时间间隔控制图进行对目标制造过程进行初步监控,以保证制造过程处在理想状态,并根据控制图报警与预防性维修活动的时序关系划分出全部三类子场景;具体而言,场景I是指制造过程始终处于理想状态直到执行预防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场景II是指制造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转移到恶劣状态,且控制图正确报警,通过恢复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场景III是制造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转移到恶劣状态,但控制图未在预防性维修时刻前正确报警,通过恢复性维修使过程恢复到最佳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可靠性退化的设备维修与过程控制联合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计算各子场景的发生概率”,是指计算控制策略长期运行时单个周期属于各子场景的概率;具体地,场景I的发生概率表示为其中x表示过程的临界状态,H表示预防性维修时间间隔,p1,i(t)表示过程在t时刻处于状态i的概率,其概率向量p1,1(t)=[p1,1(t),p1,2(t),L,p1,N(t)]可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其中Λ1表示过程状态转移强度矩阵;场景II的发生概率表示为其中N表示过程的状态总数,表示过程在t时刻处于报警状态Aj的概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益海崔家铭刘枫棣韩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