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多种病毒感染的药物及其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抑制多种病毒感染的药物及其联用。
技术介绍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也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此外它的传播媒介——伊蚊,也是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登革热、基肯孔雅病毒和黄热病毒的媒介。寨卡病毒首次于1947年从黄热病监测的恒河猴体内分离得到。后又于1952年在乌干达及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之后的报道都是关于此病毒的小规模流行,直至2007年,在南太平洋地区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联邦雅浦(Yap)岛发生寨卡病毒爆发性流行。2013年,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爆发疫情。紧接着巴西在2015年5月发现首例寨卡病毒病例。至今全世界已经有30多个国家报道寨卡感病毒感染病例。寨卡病毒的潜伏期约为数天至一周。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肯孔雅热类似,为急性发热伴斑丘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目前对于寨卡病毒尚无有效疫苗用于预防,因其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类蚊虫叮咬传播,且无临床特效药,故现主要以防蚊控蚊作为预防手段,由于此方法不能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I化合物、其水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组合物或制剂,所述组合物或制剂用于:(i)抑制黄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i)抑制正粘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ii)抑制微小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v)抑制疱疹病毒的增殖;和/或(v)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正粘病毒科病毒、微小病毒科病毒、和/或疱疹病毒的感染;和/或(vi)上调IFN‑β在细胞内的表达;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8 CN 20171035340231.一种式I化合物、其水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组合物或制剂,所述组合物或制剂用于:(i)抑制黄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i)抑制正粘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ii)抑制微小病毒科病毒的增殖;和/或(iv)抑制疱疹病毒的增殖;和/或(v)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正粘病毒科病毒、微小病毒科病毒、和/或疱疹病毒的感染;和/或(vi)上调IFN-β在细胞内的表达;式中,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2-3元杂芳环,所述杂芳环含有1-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其中,所述“取代的”是指基团中的H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基;B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其中,所述“取代的”是指基团中的H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酰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为病毒感染的细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选自下组:黄病毒科病毒、正粘病毒科病毒、微小病毒科病毒、疱疹病毒、或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还包括其他抑制黄病毒科病毒、正粘病毒科病毒、微小病毒科病毒、和/或疱疹病毒增殖的药物。6.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1)第一活性成分,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式I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广勋,姚福家,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