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兆明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33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包括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雾化装置、水箱和水泵;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制雾腔和释雾器;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连通设置;通过在制雾腔顶部设置加料口,可以快速降低存水的温度,增强降温效果;通过项圈形释雾器和聚风筒配合,增大了水雾的扩散距离,增大了降温作用范围;通过在制雾腔和释雾器之间增设香料室,使该工业风扇具备了改善空气氛围的能力,显著改善了活动、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
技术介绍
在天气炎热时节,通常使用空调制冷的方式对生产活动场所进行降温,但对于大面积的室内或者户外场地,采用覆盖范围更广、出风强力的工业风扇效果更佳。但由于风扇功率较大,且通常还会加装水雾制备装置增强降温效果,但目前市面上的降温风扇大多只能用室温下的水进行制雾,直接向大容积的水箱内加冰则降水温的功能及其有限,且不能很好适应车间或是需要改善空气质量的户外场合。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制冷效果好、具有香薰功能的水雾降温工业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效果好、具有香薰功能的高效降温工业风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包括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雾化装置、水箱和水泵;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制雾腔和释雾器;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连通设置;所述制雾腔包括第一单元腔和第二单元腔;所述第一单元腔和第二单元腔之间设置有滤网板;所述第一单元腔与释雾器连通,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震动装置;所述第二单元腔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释雾器为项圈状结构,对应设置在风扇的出风口处;所述释雾器表面设置有若干出雾口;所述释雾器进口与第一单元腔连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元腔和释雾器之间还设置有香料室;所述香料室包括加热腔、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相对连通设置在加热腔两侧;所述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的上下端均分别与释雾器、第一单元腔连通设置;所述加热腔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下方对应设置有排风扇;所述加热腔内还嵌设有香料棒;所述香料棒表面包裹设置有多孔挥发层;所述香料棒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相互隔断的挥发室;伸缩所述香料棒调整对应受热挥发的挥发室数量。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的高度小于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靠近加热腔的一侧顶部为平滑过渡曲面;所述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内分别设置有保温片;所述保温片排布位置与受热挥发的香气流通路径相对应;所述加热腔和过渡腔的交界处设置有收集槽。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的顶部设置有滑动盖;所述滑动盖为对开门结构,中心处与排风扇的风路对应;所述香料棒外侧设置有若干转动片;所述转动片与排风扇对应设置,受风力驱动带动香料棒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释雾器背向风扇一侧设置有聚风筒;所述聚风筒内风道的流通截面沿风路方向逐渐收缩;所述聚风筒出口处设置有风向调节器;所述风向调节器包括风腔和滤风板;所述风腔的进口端套设在聚风筒的出口端处,与之密封转动配合;所述滤风板翻转设置在风腔的出口处;所述滤风板发生翻转的两侧与风腔出口端之间连接设置有伸缩带;所述滤风板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单向限流阀。进一步地,所述聚风筒为回转体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外侧上端沿风路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转动槽;所述外筒内侧沿风路方向间隔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转动槽对应配合;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侧,与之转动配合;所述内筒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的开口方向关于内筒的对称轴呈向外的放射状设置;所述外筒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位置与第二出风孔的转动轨迹对应;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留有间隙。一种水雾降温工业风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打开风扇,使该工业风扇开始进行送风;步骤二,操作水泵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制雾腔内,这些水经过超声波震动装置处理后转变为水雾,并经过释雾器散播到雾化装置外部,随风一同传播至远处;步骤三,从加料口处向制雾腔内添加冰块,使生成的水雾温度降低,对风扇作用区域的降温效果更好;步骤四,调节香料棒嵌入加热腔的深度,操作电热丝对香料棒进行加热,使香气挥发出来;步骤五,排风扇将香气向上吹送,香气穿过若干保温片后进入两侧的第一过渡腔和第二过渡腔,并随水雾一起散播到雾化装置外部,随风一同传播至远处;步骤六,翻转滤风板,同时旋转风腔,从而可以自由调节风扇组件的出风角度;步骤七,旋转外筒使第二出风孔与第一出风孔配合,聚风筒内的部分水雾、香气随风从出风孔排出,从而提升工业风扇近处的氛围改善能力;步骤八,当工业风扇刚开始工作或作用区域的空气质量过差时,打开滑动盖,香料室内的大量香气直接被排风扇向上吹出,随风迅速扩散,达到强力改善空气氛围的目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包括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雾化装置、水箱和水泵;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制雾腔和释雾器;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连通设置;通过在制雾腔顶部设置加料口,可以快速降低存水的温度,增强降温效果;通过项圈形释雾器和聚风筒配合,增大了水雾的扩散距离,增大了降温作用范围;通过在制雾腔和释雾器之间增设香料室,使该工业风扇具备了改善空气氛围的能力,显著改善了活动、作业环境。附图说明附图1为工业风扇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制雾腔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风扇组件结构侧视图;附图4为香料室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第一减震器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聚风筒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如附图1所示,包括风扇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31、雾化装置32、水箱34和水泵35;所述雾化装置32包括制雾腔321和释雾器322;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321连通设置;如附图2所示,所述制雾腔321包括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所述第一单元腔324与释雾器322连通,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震动装置329;所述第二单元腔325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27,可以向第二单元腔325内添加冰块来降低制雾腔321内存水的温度,因为制雾腔321的容积相比水箱要小得多,所以添加少量冰块就可以迅速达到降温目的,操作难度降低,且对于冰块的利用率也显著提高;所述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之间设置有滤网板326,可以允许水流自由流动,同时阻挡第二单元腔325中的冰块进入第一单元腔324内与超声波震动装置相互产生干扰;如附图1所示,所述释雾器322为项圈状结构,对应设置在风扇31的出风口处;所述释雾器322表面设置有若干出雾口323;所述释雾器322进口与第一单元腔324连通设置;第一单元腔324内产生的水雾从制雾腔321的出口进入释雾器322内,并从出雾口323散出,最终随风扇31吹出的风一同送出到达目的降温区域;此外,出雾口323具体设置在项圈状释雾器322的内外两侧,比起市面上简单的一个喷雾孔的设计,可以增强水雾在风中散播的均匀性;此外,也可以将水替代为消毒液等其它功能性液体,均可借助该风扇组件实现大面积快速传播扩散。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一单元腔324和释雾器322之间还设置有香料室33;所述香料室33包括加热腔331、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相对连通设置在加热腔331两侧;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的上下端均分别与释雾器322、第一单元腔324连通设置;加热腔331内散发出的香气从两侧的过渡腔随水雾一起进入释雾器322内并最终随风传播开。所述加热腔331内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31)、雾化装置(32)、水箱和水泵;所述雾化装置(32)包括制雾腔(321)和释雾器(322);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321)连通设置;所述制雾腔(321)包括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所述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之间设置有滤网板(326);所述第一单元腔(324)与释雾器(322)连通,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震动装置;所述第二单元腔(325)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27);所述释雾器(322)为项圈状结构,对应设置在风扇(31)的出风口处;所述释雾器(322)表面设置有若干出雾口(323);所述释雾器(322)进口与第一单元腔(324)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31)、雾化装置(32)、水箱和水泵;所述雾化装置(32)包括制雾腔(321)和释雾器(322);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水泵的出口与制雾腔(321)连通设置;所述制雾腔(321)包括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所述第一单元腔(324)和第二单元腔(325)之间设置有滤网板(326);所述第一单元腔(324)与释雾器(322)连通,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震动装置;所述第二单元腔(325)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27);所述释雾器(322)为项圈状结构,对应设置在风扇(31)的出风口处;所述释雾器(322)表面设置有若干出雾口(323);所述释雾器(322)进口与第一单元腔(324)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腔(324)和释雾器(322)之间还设置有香料室(33);所述香料室(33)包括加热腔(331)、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相对连通设置在加热腔(331)两侧;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的上下端均分别与释雾器(322)、第一单元腔(324)连通设置;所述加热腔(331)内部设置有电热丝(334);所述电热丝(334)下方对应设置有排风扇(335);所述加热腔(331)内还嵌设有香料棒(336);所述香料棒(336)表面包裹设置有多孔挥发层;所述香料棒(336)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相互隔断的挥发室;伸缩所述香料棒(336)调整对应受热挥发的挥发室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31)的高度小于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靠近加热腔(331)的一侧顶部为平滑过渡曲面;所述第一过渡腔(332)和第二过渡腔(333)内分别设置有保温片(339);所述保温片(339)排布位置与受热挥发的香气流通路径相对应;所述加热腔(331)和过渡腔的交界处设置有收集槽(3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31)的顶部设置有滑动盖(338);所述滑动盖(338)为对开门结构,中心处与排风扇(335)的风路对应;所述香料棒(336)外侧设置有若干转动片;所述转动片与排风扇(335)对应设置,受风力驱动带动香料棒(336)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温工业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雾器(322)背向风扇(31)一侧设置有聚风筒(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兆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