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813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工作腔以及设置所述工作腔的循环腔,对应所述工作腔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对应所述循环腔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内部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热风循环系统,通过将工作室分成工作腔和循环腔,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第二热风循环组件,从而能够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均形成以热风加热回路,能够实现对工作室的快速加热以及均匀加热,提升烘烤箱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烤箱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锂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为了保证锂电池具有高质量,需要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所处的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把关。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烘烤箱对电池壳体、极片、极卷和电芯进行干燥处理。烘烤箱主要有热辐射加热,热风加热和接触式加热几种;采用热风加热时,一般采用热风循环方式,一般采用腔体内部进行循环,加热方式的均匀性较差,以及烘烤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提升烘烤箱的加热效率,以及烘烤的均匀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工作腔以及设置所述工作腔的循环腔,对应所述工作腔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对应所述循环腔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内部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形成热风循环回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相互独立设置,对应的热风循环回路相互独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一加热风包,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一加热风包通过一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加热风包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于所述工作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腔的其中一侧壁的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加热风包,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二加热风包连接,对应所述第二风机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加热风包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循环腔的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工作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热风循环系统,通过将工作室分成工作腔和循环腔,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第二热风循环组件,从而能够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均形成以热风加热回路,能够实现对工作室的快速加热以及均匀加热,提升烘烤箱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结构图;图中,10-工作腔,20-循环腔,30-安装基板,40-第一热风循环组件,50-第二热风循环组件,41-第一风机,42-第一加热风包,43-通风管,44-第一进风口,45-第一出风口;51-第二风机,52-第二加热风包,53-第二出风口,54-第二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工作腔10以及设置所述工作腔10的循环腔20,对应所述工作腔10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组件40,对应所述循环腔20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组件50,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40在所述工作腔10内部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50在所述工作腔10的外壁形成热风循环回路。其中,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40和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50相互独立设置,对应的热风循环回路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40包括第一风机41、第一加热风包42,所述第一风机41和所述第一加热风包42通过一通风管43连接,所述第一风机4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44,所述第一加热风包42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45,所述第一进风口44和所述第一出风口45分别于所述工作腔10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44和所述第一出风口45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腔10的其中一侧壁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50包括第二风机51、第二加热风包52,所述第二风机51和所述第二加热风包52连接,对应所述第二风机51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4,对应所述第二加热风包52设置有第二出风口53,所述第二出风口53和所述第二进风口54分别设置在所述循环腔20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工作腔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板30,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40和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50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30的两侧。本技术的双热风循环系统,通过将工作室分成工作腔和循环腔,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第二热风循环组件,从而能够在工作腔的内外两侧均形成以热风加热回路,能够实现对工作室的快速加热以及均匀加热,提升烘烤箱的工作性能。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技术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腔以及设置所述工作腔的循环腔,对应所述工作腔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对应所述循环腔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内部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形成热风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腔以及设置所述工作腔的循环腔,对应所述工作腔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对应所述循环腔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内部形成热风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在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形成热风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组件相互独立设置,对应的热风循环回路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一加热风包,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一加热风包通过一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加热风包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创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