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393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属于一种万向联轴器的加工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包括组合机床以及设于组合机床上的夹具,组合机床包括机体,机体上表面固定有电机;机体中间部分开有工作仓,工作仓内固定有工作台,工作仓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铣刀;夹具包括和工作台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表面开有定位圆槽,定位圆槽内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柱;夹具还包括设于工作仓内的圆盘,工作仓上表面设有能够驱使圆盘上升下降的动力件;圆盘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L型板,L型板上开有梯形槽;解决了不放边利用轴套上基准面进行定位固定的问题,达到了可利用轴套上的基准面定位,保证加工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联轴器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万向联轴器利用其机构的特点,使两轴不在同一轴线,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万向联轴器最大的特点是:其结构有较大的角向补偿能力,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现可参考授权公搞号为CN20246158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车床,为解决现有机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而专利技术。所述车床,包括机床床身,安装于床身上的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左侧镗刀组及右侧镗刀组,所述左侧镗刀组及右侧镗刀组都是由四组镗刀装置组成,其每组镗刀装置分别通过一动力组件带动延工作台横向位置移动。本技术提供的车床能够实现在同一轴套上同时多工位的连续加工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如图1所示,轴套1包括主体11以及固定在主体11下表面的四个支脚12,支脚12底端固定有四个垫块121,在加工时需要一次性在对垫块121的底面和外侧表面进行加工,且四个垫块121内侧开有弧形槽122,四个垫块121内侧构成一个圆形空腔123,作为后续加工时的基准面;在主体11上表面固定两个对称的挡板13,且挡板13顶部为弧形,挡板13上均开有两个圆孔131;因为万向联轴器的轴套1是先铸造再加工的,需要在铸造完成的轴套通孔内预见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先粗加工保护精加工工序中的刀具;故通过在车床对轴套上的通孔进行村粗加工,为了保证精度,故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基准面必须一致,故常见组合车床中的定位夹具不适用轴套的加工,因为车床里的夹具无法利用已经加工好的基准面进行定位卡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具有能够利用轴套已加工的基准面定位,保证加工通孔精准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包括组合机床以及设于组合机床上的夹具,组合机床包括机体,机体上表面固定有能够为组合机床工作提供动力的电机;机体中间部分开有工作仓,工作仓内固定有工作台,工作仓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铣刀;夹具包括和工作台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表面开有定位圆槽,定位圆槽内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柱;夹具还包括设于工作仓内的圆盘,工作仓上表面设有能够驱使圆盘上升下降的动力件;圆盘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L型板,L型板上开有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轴套已经加工出两个基准面,在加工轴套上的通孔时,需要先粗加工再精加工,本次是粗加工,为了保证加工通孔的精度,故需要使用轴套上加工出来的两个基准面,而组合机床的夹具不能很好的通过两个基准面来固定轴套;故设计专用的夹具,夹具的底座上开有定位圆槽,定位圆槽的内圈能够通过垫块侧壁上的基准面对轴套进行定位,定位圆槽内表面通过垫块的底面基准面对轴套进行定位,所以能够将两个基准面配和起来对轴套定位;轴套在定位圆槽内可能会发生转动,故在定位圆槽上设能够卡住轴套,防止轴套转动的限位柱。较佳的,工作台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表面开有定位孔;底座为圆形能够卡在凹槽内,底座下表面固定有能够插进定位孔的圆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夹具通过其他手段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仓内空间较小,在安装和拆卸夹具时,很不方便操作,费时费力,故通过夹具的底座为圆形能够卡在凹槽内,圆柱能够插进圆孔内,方便拆卸安装夹具。较佳的,在工作仓开口侧工作台侧壁上开有卡槽;底座下表面固定有能够卡在卡槽内的卡块,且卡块的两外侧面能够和卡槽的内表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底座为圆形,凹槽也为圆形,故底座和凹槽之间会发生滑动,且也不方便准确的安装夹具,故在工作台上开有卡槽,底座下表面固定有卡块,卡块卡在卡槽内,且和卡槽完全贴合,能够防止底座转动,也方便了安装夹具时的定位。较佳的,动力件包括固定在工作仓上表面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竖直向下伸进工作仓内,圆盘固定在液压缸的液压杆末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动力件为液压缸,更方便控制圆盘的上升下降,且通过液压缸控制L型板紧紧压住轴套,更加稳定,不会发生松动的情况,保证了加工时的精准性。较佳的,在工作仓的前侧铰接有防护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通孔进行加工时,需要喷冷却液,且加工也会产生废料,废料和冷却液容易流落到地面上,造成地面的湿滑,容易使操作人员滑动造成摔伤,故设有防护门,防止废料以及冷却液流落到地面上。较佳的,在远离铰接端的防护门端部嵌设有两个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护门需要经常打开闭合,但是也需要防护门在闭合时能够稳定遮住工作仓,为了方便防护门的打开闭合,操作更加简单,故在防护门上固定有磁体,在防护门闭合时防护门能够吸在机体上,且打开防护门时也更加方便。较佳的,在L型板上螺纹连接有能够把L型板固定在圆盘上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方案,L型板收到压力对轴套进行压紧固定,轴套上的挡板位于L型板上的梯形槽内,当夹具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导致L型板变形,不能够很好的固定夹具,故需要更换L型板,所以通过螺栓固定,保证了L型板固定的稳定性,也方便L型板的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工作台上设有底座,底座上开有定位圆孔,能够利用轴套上已经加工出来的基准面对轴套进行定位固定,L型板配合底座能够将轴套更加稳定的固定,使轴套在加工时不会发生偏移,保证加工的质量;2.圆盘和液压缸的液压杆连接,L型板固定在圆盘上,当L型板压紧轴套时,液压缸为L型板提供持续的压力,液压缸提供压力更加稳定,能够防止L型板发生返松,保证固定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加工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轴套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组合机床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工作台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显示夹具安装使用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底座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圆盘以及L型板的示意图。图中,1、轴套;11、主体;12、支脚;121、垫块;122、弧形槽;123、圆形空腔;13、挡板;131、圆孔;2、组合机床;21、机体;22、电机;23、工作仓;231、通孔;232、铣刀;24、工作台;241、卡槽;242、凹槽;243、定位孔;25、防护门;251、磁铁;3、夹具;31、底座;311、圆柱;312、卡块;313、定位圆槽;314、限位柱;32、圆盘;321、L型板;322、螺栓;323、梯形槽;33、动力件;331、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如图2所示,包括组合机床2以及设于组合机床2上的夹具3。如图2和图3所示,组合机床2包括机体21,在机体21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电机22,电机22为组合机床2的工作提供动力;机体21的中间部分开有工作仓23,在工作仓23的侧壁上开有通孔231,通孔231内设有能够加工轴套1上圆孔131的铣刀232;在工作仓23内固定有工作台24,在工作仓23开口处的工作台24上开有卡槽241,在工作台24上表面开有圆形的凹槽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机床(2)以及设于组合机床(2)上的夹具(3),组合机床(2)包括机体(21),机体(21)上表面固定有能够为组合机床(2)工作提供动力的电机(22);机体(21)中间部分开有工作仓(23),工作仓(23)内固定有工作台(24),工作仓(23)侧壁上开有通孔(231),通孔(231)内设有铣刀(232);夹具(3)包括和工作台(24)可拆卸连接的底座(31),底座(31)上表面开有定位圆槽(313),定位圆槽(313)内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柱(314);夹具(3)还包括设于工作仓(23)内的圆盘(32),工作仓(23)上表面设有能够驱使圆盘(32)上升下降的动力件(33);圆盘(32)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L型板(321),L型板(321)上开有梯形槽(3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机床(2)以及设于组合机床(2)上的夹具(3),组合机床(2)包括机体(21),机体(21)上表面固定有能够为组合机床(2)工作提供动力的电机(22);机体(21)中间部分开有工作仓(23),工作仓(23)内固定有工作台(24),工作仓(23)侧壁上开有通孔(231),通孔(231)内设有铣刀(232);夹具(3)包括和工作台(24)可拆卸连接的底座(31),底座(31)上表面开有定位圆槽(313),定位圆槽(313)内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柱(314);夹具(3)还包括设于工作仓(23)内的圆盘(32),工作仓(23)上表面设有能够驱使圆盘(32)上升下降的动力件(33);圆盘(32)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L型板(321),L型板(321)上开有梯形槽(3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孔的粗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4)上表面开有凹槽(242),凹槽(242)内表面开有定位孔(243);底座(31)为圆形能够卡在凹槽(24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显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显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