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33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机构和钻孔机构。定位机构夹持前轮罩并在前轮罩上冲出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冲头引导块和冲头,冲头安装在冲头引导块中,冲头与冲头引导块之间装有石墨铜导套。钻孔机构夹持前轮罩,钻孔机构包括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并固定在钻孔机构上,吸铁钻在前轮罩上在中心的位置开钻减震器定位孔。该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在定位机构中增加了冲头引导块的引导行程,并且增加了石墨铜导套,提高了定位机构的精度并降低了磨损。还提出专门的钻孔机构,使用吸铁钻进行稳定,高精度的钻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前轮罩的开孔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消除路面带来的震动、提高行驶稳定性,给驾驶者舒适感和稳定感的重要机构。减震器定位在汽车的前轮罩上。图1揭示了减震器在前轮罩上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在前轮罩102上开设有减震器定位孔104,减震器106通过减震器定位孔104安装到前轮罩102上。减震器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减震器的定位精度不达标将会影响四轮定位和驾驶体验。减震器的定位精度主要由前轮罩上的减震器定位孔的精度决定。因为拼焊过程中存在误差累积,为保证减震器安装时定位孔的精度,减震器定位孔需要在车身拼焊完成后再定位开孔,而非直接制造过程中在前轮罩零件上冲孔。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先用冲头标记减震器定位孔的圆心,再用手枪钻对准圆心进行开孔的方式。图2a和图2b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减震器定位孔的定位装置。其中图2b是图2a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该定位装置包括:支架202、摇臂204、连接件206、冲头引导块208和冲头210。摇臂204安装在支架202上。在支架202上装有竖直方向的滑轨,摇臂204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的滑轨移动以调节其竖直位置。连接件206安装在摇臂204的端部,连接件206夹持前轮罩102。冲头引导块208安装在连接件206上。冲头引导块208上开有冲头引导孔209,参考图2b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冲头引导块208上的冲头引导孔209。冲头210安装冲头引导孔209中。冲头引导块208引导冲头210对准前轮罩上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图3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减震器定位孔的定位装置的冲头引导块和冲头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冲头210放置到冲头引导块208上的冲头引导孔209中后,冲头201对准前轮罩102上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103。在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冲头引导块208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且其厚度较薄,冲头210的钻头的大部分长度并没有被冲头引导块208所包裹,冲头210在冲头引导块208中其实并不是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在使用冲头210进行冲击时,冲头冲圆心的敲击力较大,多次使用后(一般在5次左右),冲头引导块208容易出现偏离,必须通过三坐标测量仪进行重新定位。同时,由于冲头201在冲头引导块208中的定位并不是很稳固,在敲击的过程中冲头的摆动会造成冲头引导孔的磨损,在冲头引导孔磨损到一定程度以后,定位精度严重下降,就必须更换新的冲头引导块,这就增加了开发成本并延长了开发周期。图4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手枪钻在前轮罩上开钻减震器定位孔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钻孔过程是直接使用手枪钻对准冲头冲出的圆心进行开钻,钻出减震器定位孔。使用手枪钻的钻孔过程是一个完全无约束的自由钻孔过程,缺少必要的定位约束,因此开孔的质量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开孔与前轮罩的表面不垂直、开孔尺寸不统一,位置存在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定位更加精确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机构和钻孔机构。定位机构夹持前轮罩并在前轮罩上冲出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冲头引导块和冲头,冲头安装在冲头引导块中,冲头与冲头引导块之间装有石墨铜导套。钻孔机构夹持前轮罩,钻孔机构包括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并固定在钻孔机构上,吸铁钻在前轮罩上在中心的位置开钻减震器定位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支架、摇臂、连接件、冲头引导块和冲头。摇臂安装在支架上。连接件安装在摇臂的端部,连接件夹持前轮罩。冲头引导块安装在连接件上,冲头引导块上开有冲头引导孔,冲头引导孔中装有石墨铜导套。冲头安装在石墨铜导套中。冲头引导块引导冲头对准前轮罩上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在一个实施例中,冲头引导块上的冲头引导孔的长度和石墨铜套筒的长度覆盖冲头的钻头的大部分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钻孔机构包括:立柱、翻转机构、摆臂、平台和吸铁钻。翻转机构安装在立柱的顶端,翻转机构能在竖直平面内翻转。摆臂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摆臂跟随翻转机构在竖直平面内翻转。平台安装在摆臂上,平台上开设有工作孔,前轮罩固定在平台上,前轮罩上的减震器定位孔与工作孔对齐。吸铁钻吸附在平台上,吸铁钻通过工作孔在前轮罩上开钻减震器定位孔。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包括:连接块、销座和限位组件。连接块安装在立柱的顶端。销座安装在连接块上,销座上装有销轴,摆臂通过销轴安装在销座上。限位组件安装在立柱的顶端,限位组件对摆臂进行限位。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底座和限位块。限位底座安装在立柱的顶端。限位块安装在限位底座上,限位块上具有凹槽,凹槽对摆臂进行限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摆臂上具有一组定位孔,平台上具有一组定位孔,摆臂和平台的定位孔对齐,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平台被安装在摆臂上。摆臂上具有锁紧孔,限位底座和限位块上具有锁紧孔,摆臂、限位底座和限位块上的锁紧孔对齐,锁紧销穿过锁紧孔,摆臂被锁紧于限位组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上开设有数个工作孔,前轮罩固定在平台的底面上,数个工作孔分别对准前轮罩上的数个减震器定位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为可磁化材质,吸铁钻包括磁性底座和钻头,磁性底座吸附在平台的顶面上,钻头对准工作孔,钻头通过工作孔在前轮罩上开钻减震器定位孔。本技术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在定位机构中增加了冲头引导块的引导行程,并且增加了石墨铜导套,提高了定位机构的精度并降低了磨损。还提出专门的钻孔机构,使用吸铁钻进行稳定,高精度的钻孔。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揭示了减震器在前轮罩上的安装结构。图2a和图2b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减震器定位孔的定位装置。图3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减震器定位孔的定位装置的冲头引导块和冲头的截面图。图4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手枪钻在前轮罩上开钻减震器定位孔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的定位机构中冲头引导块和冲头的截面图。图6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的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的钻孔机构中部分部件的分解结构图。图8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的钻孔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对减震器定位孔进行更加精确地定位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该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机构和钻孔机构。定位机构夹持前轮罩并在前轮罩上冲出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冲头引导块和冲头,冲头安装在冲头引导块中,冲头与冲头引导块之间装有石墨铜导套。钻孔机构夹持前轮罩,钻孔机构包括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并固定在钻孔机构上,吸铁钻在前轮罩上在中心的位置开钻减震器定位孔。本技术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的定位机构的结构基本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定位装置相同。同样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该定位机构包括:支架202、摇臂204、连接件206、冲头引导块208和冲头210。摇臂204安装在支架202上。在支架202上装有竖直方向的滑轨,摇臂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夹持前轮罩并在前轮罩上冲出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冲头引导块和冲头,冲头安装在冲头引导块中,冲头与冲头引导块之间装有石墨铜导套;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夹持前轮罩,钻孔机构包括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并固定在钻孔机构上,吸铁钻在前轮罩上在所述中心的位置开钻减震器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夹持前轮罩并在前轮罩上冲出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冲头引导块和冲头,冲头安装在冲头引导块中,冲头与冲头引导块之间装有石墨铜导套;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夹持前轮罩,钻孔机构包括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并固定在钻孔机构上,吸铁钻在前轮罩上在所述中心的位置开钻减震器定位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架;摇臂,摇臂安装在支架上;连接件,连接件安装在摇臂的端部,连接件夹持前轮罩;冲头引导块,冲头引导块安装在连接件上,冲头引导块上开有冲头引导孔,冲头引导孔中装有石墨铜导套;冲头,冲头安装在石墨铜导套中;其中冲头引导块引导冲头对准前轮罩上减震器定位孔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冲头引导块上的冲头引导孔的长度和石墨铜套筒的长度覆盖冲头的钻头的大部分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开孔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包括:立柱;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安装在立柱的顶端,翻转机构能在竖直平面内翻转;摆臂,摆臂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摆臂跟随翻转机构在竖直平面内翻转;平台,平台安装在摆臂上,平台上开设有工作孔,前轮罩固定在平台上,前轮罩上的减震器定位孔与工作孔对齐;吸铁钻,吸铁钻吸附在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徐健吴云庆林继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