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22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涉及铜盘拉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主箱体包括内箱;内箱一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和副箱体;内箱上表面固定有加油管和温度表;副箱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动力装置的底座;限位动力装置包括底座、气缸和限位机构;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固定有吸取式活塞;活塞杆上端固定有矩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箱体、副箱体和限位动力装置的作用,具有精准控制注油速率、注油量、油温监控、隔热保温、注油速率稳定,减少内膜油中杂质含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
本技术属于铜盘拉拔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铜盘拉拔生产工序中,需要将铜管内部注入一定量的铜管拉伸内膜油,使其起到芯球润滑作用,防止芯球模具损伤铜管内壁;现有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油壶加注,其缺点是加入量无法有效控制,易造成内膜油的浪费或达不到润滑效果的问题。专利注油装置(公开号为CN204459706U,公告日为2015-07-08),公开了一种注油装置,该注油装置包括:支架、储油罐、注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注油管连通于所述储油罐的侧面,所述出油管连通于所述储油罐的底面,所述储油罐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储油罐的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螺旋形导流槽。该注油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储油不方便的问题,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也方便了注油。但本技术不能控制注油量的精确性,也不能解决油温稳定的问题。专利一种铜管拉伸注油装置(公开号为CN206682582U,公告日为2017-11-28),公开了一种铜管拉伸注油装置,该注油装置包括油箱、时间继电器、电机、油泵、注油管、出油管、脚踏开关和油枪头,所述时间继电器设在所述油箱的外壁上,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所述脚踏开关相连,所述出油管设在所述油箱的底部外壁上,所述油泵和所述电机均设在所述油箱的下方,所述出油管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出油管另一端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油泵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电机与所述时间继电器相连,所述注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注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枪头相连,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在盘拉过程内膜油加入量可以精确控制,加入过程中减少油的浪费,油温得到控制,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优点。但本技术不能自动控制注油的速率,存在将内膜油中沉淀的杂质一起注入,导致直接影响润滑效果,间接影响拉拔铜管的内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具有精准控制注油速率、注油量、油温监控、隔热保温、注油速率稳定,减少内膜油中杂质含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通过主箱体、副箱体和限位动力装置的作用,解决了不能控制注油量的精确性,也不能解决油温不稳定,不能自动控制注油的速率,以及不能分离内膜油中沉淀的杂质,导致直接影响润滑效果,间接影响拉拔铜管的内壁质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所述主箱体包括内箱、盖板、侧护板和底护板;其中,所述内箱为有一面开口的箱体;所述内箱开口的一角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有加油管和温度表;所述内箱的端口与盖板内表面配合;所述内箱周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护板;所述内箱下表面固定有底护板;所述内箱一侧面开设有矩形贯穿孔;所述矩形贯穿孔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内箱一侧面固定有接油盘;所述接油盘可以将副箱体一侧渗出的内膜油进行收集,具有减少浪费内膜油和减少渗出的内膜油对底面造成污染的优点;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内箱内部的油位位置信息;所述金属把手具有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操作的优点;所述温度表用于油温的检测;所述副箱体一侧面开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副箱体另一表面固定有出油管;所述限位动力装置包括底座、气缸和限位机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有吸取式活塞;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有矩形板;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气缸行程,从而控制注油速率和注油量;所述气缸用于提供动力,且气缸运行稳定,具有自动精准控制注油量、注油速率,以及注油速率稳定的优点;所述内箱一侧面固定有副箱体;所述副箱体上表面固定有底座。进一步地,所述内箱一侧面分别固定有一个油管和一个金属把手;所述油管周侧面与圆形贯穿孔内表面配合;所述油管的长度与副箱体内壁的厚度相等;所述油管的高度比内箱内底面的高度高2cm-20cm;所述油管的高度比内箱内底面的高度高的作用是,将内膜油中沉淀的杂质阻隔在内箱内底面,具有减少内膜油中杂质含量和提高润滑效果,提升拉拔铜管的内壁质量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侧护板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侧护板一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表面固定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一表面与固定板一表面配合;所述固定板与侧护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盖板和底护板内表面都固定有保温材料;具有隔热保温、便于油温控制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加油管为L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副箱体为矩形箱结构;所述副箱体内部开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表面与吸取式活塞周侧面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面设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为L形结构;所述限位卡用于限制盖板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为矩形筒结构;所述限位机构内表面与矩形板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机构一侧面开有六个圆形贯通孔;所述圆形贯通孔与限位卡板的圆柱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机构通过限位卡板插入不同高度的圆形贯通孔,达到限制气缸行程距离长度的效果,从而控制注油速率、注油量的效果;所述矩形板的作用不仅是与限位卡板相互抵住,而且有利于活塞杆上下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吸取式活塞一端面固定有钢片;所述钢片和吸取式活塞之间夹有柔性橡胶圈;所述柔性橡胶圈为凹形结构;所述柔性橡胶圈的朝口向上;所述吸取式活塞与副箱体内表面上下滑动配合,与压水井压水的原理相同;所述吸取式活塞与副箱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mm-20mm,所述间隙距离大小由柔性橡胶圈的高度和柔性度,以及吸取式活塞运动速率等因素影响;当吸取式活塞向上运动时,所述柔性橡胶圈周侧会向外延伸,使得内膜油向上运动;当吸取式活塞向下运动时,柔性橡胶圈收缩,使得内膜油由吸取式活塞下端经过吸取式活塞周侧面运动至吸取式活塞上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限位动力装置的作用,具有精准控制注油速率、注油量、注油速率稳定,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接油盘可以将内箱一侧渗出的内膜油进行收集,具有减少浪费内膜油和减少渗出的内膜油对底面造成污染的优点;通过液位传感器、金属把手和温度表的作用,具有检测内箱内部的油位位置信息,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操作;油温检测的优点。3、本技术通过盖板、侧护板和底护板内表面都固定有保温材料的作用,具有隔热保温、便于油温控制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油管的高度比内箱内底面的高度高的作用,具有减少内膜油中杂质含量的优点。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右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主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副箱体和底座、气缸、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吸取式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侧护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箱体,2-副箱体,3-限位动力装置,101-内箱,102-盖板,103-侧护板,104-底护板,105-液位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副箱体(2)和限位动力装置(3);所述主箱体(1)包括内箱(101)、盖板(102)、侧护板(103)和底护板(104);其中,所述内箱(101)为有一面开口的箱体;所述内箱(101)开口的一角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有加油管(106)和温度表(107);所述内箱(101)的端口与盖板(102)内表面配合;所述内箱(101)周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护板(103);所述内箱(101)下表面固定有底护板(104);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开设有矩形贯穿孔;所述矩形贯穿孔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5);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固定有接油盘(110);所述副箱体(2)一侧面开有圆形贯穿孔(201);所述副箱体(2)另一表面固定有出油管(202);所述限位动力装置(3)包括底座(301)、气缸(302)和限位机构(303);其中,所述底座(30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302);所述气缸(3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303);所述气缸(302)包括活塞杆(304);所述活塞杆(304)下端固定有吸取式活塞(305);所述活塞杆(304)上端固定有矩形板(306);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固定有副箱体(2);所述副箱体(2)上表面固定有底座(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副箱体(2)和限位动力装置(3);所述主箱体(1)包括内箱(101)、盖板(102)、侧护板(103)和底护板(104);其中,所述内箱(101)为有一面开口的箱体;所述内箱(101)开口的一角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有加油管(106)和温度表(107);所述内箱(101)的端口与盖板(102)内表面配合;所述内箱(101)周侧面固定有若干侧护板(103);所述内箱(101)下表面固定有底护板(104);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开设有矩形贯穿孔;所述矩形贯穿孔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5);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固定有接油盘(110);所述副箱体(2)一侧面开有圆形贯穿孔(201);所述副箱体(2)另一表面固定有出油管(202);所述限位动力装置(3)包括底座(301)、气缸(302)和限位机构(303);其中,所述底座(30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302);所述气缸(3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303);所述气缸(302)包括活塞杆(304);所述活塞杆(304)下端固定有吸取式活塞(305);所述活塞杆(304)上端固定有矩形板(306);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固定有副箱体(2);所述副箱体(2)上表面固定有底座(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内膜油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101)一侧面分别固定有一个油管(113)和一个金属把手(109);所述油管(113)周侧面与圆形贯穿孔(201)内表面配合;所述油管(113)的长度与副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力行楼贤奇汪宗磊郭平宣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