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99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结构。端框结构包括:上梁、下梁、及两角柱。角柱包括本体及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与所述本体沿罐体的轴向并列排布,所述本体与所述补强部相适配并围成一管状结构。在上述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中,通过设计角柱的形状,在罐体的轴向上,补强部与所述本体并列排布。角柱通过设置补强部以增大宽度,使角柱的强度加强,从而使端框结构的载荷能够满足78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罐式集装箱领域,特别是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结构。
技术介绍
罐式集装箱是一种常用的运输设备。罐式集装箱通常包括框架及由框架所支撑的罐体。框架对罐体起到保护和吊装作用。框架通常包括前端框、后端框及连接前端框与后端框的横梁。对于罐式集装箱需要考虑框架所能承受的冲击载荷、疲劳载荷以及罐内液体惯性力等载荷,因此通常框架需要设置较为复杂的结构,以满足冲击等情况下的强度要求。并且,交换式SWAPBODY罐式集装箱往往为超大容积罐箱。超大容积的罐体重量越大,则端框受到的惯性冲击越大。传统端框结构很难满足其强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端框结构。一种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及两角柱,设于两所述角柱顶端的两顶角件及设于两所述角柱底端的底角件,所述上梁的两端分别与两顶角件连接,所述下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底角件连接,所述角柱包括本体及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与所述本体沿罐体的轴向并列排布,所述本体与所述补强部相适配并围成一管状结构。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部沿罐体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一致,或者,所述补强部的沿罐体的轴向方向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及两角柱,设于两所述角柱顶端的两顶角件及设于两所述角柱底端的底角件,所述上梁的两端分别与两顶角件连接,所述下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底角件连接,所述角柱包括本体及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与所述本体沿罐体的轴向并列排布,所述本体与所述补强部相适配并围成一管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及两角柱,设于两所述角柱顶端的两顶角件及设于两所述角柱底端的底角件,所述上梁的两端分别与两顶角件连接,所述下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底角件连接,所述角柱包括本体及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与所述本体沿罐体的轴向并列排布,所述本体与所述补强部相适配并围成一管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沿罐体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一致,或者,所述补强部的沿罐体的轴向方向的宽度由上下两端向中部呈递增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与所述本体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角柱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两所述顶角件或两底角件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的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罐体相适配的弧形槽。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琅朱红军孟庆国申凡晶陈龙施建荣汪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